ADI在IIoT领域中的产品布局及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18-01-2 阅读量:883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目前,物联网进入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崭新阶段,而工业制造领域的转型升级是世界各国纷纷抢占的新一轮机遇,也是工业物联网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根据IDC数据,物联网(包括消费级和工业级物联网)的全球支出在2016年达到了7370亿美元,将以每年15.6%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

图1:ADI在IIoT领域中的产品布局

IIoT 4年小结,ADI将在高性能的基础上更加“灵活+整合”

距离2013年4月德国政府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提出“工业4.0”战略、2013年6月美国的GE公司提出工业互联网革命已经4年有余,智能感知、泛在连通、实时分析等已成为工业物联网公认的典型特征,对标ADI,对应的IIoT布局有单品,有方案,更有生态思维:正如Charles Lee所讲,一方面,传感器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传感节点,而是具备本地计算与解释功能的‘智慧节点’,然后再将‘过滤’后的数据上传至云端。同时,ADI也将顺应超越摩尔定律,提供更高集成度的单品,例如将传感器跟系统做整合或是精简RF方案设计,也就是更智能、更集成;另一方面,在高性能产品的基础上,ADI更注重为客户提供更完整的方案,方便客户沿用现有架构设计再整合,即更加灵活;最后,与客户进一步紧密合作,在深入了解客户痛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生态链中的软、硬件资源,代理商及生态合作伙伴,不断迭代优化,即更加整合。

更加灵活,从产品到方案ADI IIoT布局强调1+1>2

聚焦工业自动化及工业IIoT领域的ADI每年都会推出不同系列的最新解决方案,例如从2013年推出的提供±15 kV ESD保护的信号和电源隔离RS-485收发器ADM2587E到2017年上半年宣布推出的两款 50Mbps RS-485/RS-422收发器新品ADM3065E和ADM3066E,都适合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使用,包括工业自动化、电机控制和航空电子行业。而为适应工业物联网常见的无线连接需求,ADI更是基于有线RS-485收发器ADM2587E推出了无线RS-485方案,不仅可以实现在868MHz下,无数据损耗传输超过一公里,更可以直接修改大部分通信协议。

图2:对应IIoT无线传输需求,ADI推出无线RS-485方案

在这套方案中,基于ADI的低功耗RF收发器ADF7023 (图中的IIoT RF Module正是基于ADF7023收发器),ADI提供了有线介面RS-485转换成RF无线传送的完整解决方案,易于设计与导入量产,且不需要任何实体布线即可传送数据资料;并有小型化 、不占空间、易于安装等优点,适用于工厂机器资料传送、传感器资料传输、智慧建筑、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等多种工业场景应用。

此外,作为一款完整的、纽扣电池供电的、高精密片上计量仪,ADuCM350内建12通道的ADC,整合以电化学分析为基础的气体传感器中关键且必要的元件,以能够支持极低的动态和休眠电源管理备受瞩目。通过结合AD8609放大器以及ADuCM350,ADI提供了完整的户外气体监测方案(Outdoor Gas Sensor),针对户外的极端高低温、湿度环境,ADI还提供了用于温度、湿度补偿的特殊算法,并通过UART,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ADI IIoT模块。ADI IIoT模块支持2.4GHz或Sub-GHz,通过网络将数据上传至云端,并支持Google云与私有云等,以达远距离监测的功能。

图3:基于IIoT RF模块ADI推出具备温、湿度补偿的户外气体检测解决方案

更多整合方案和系列收购让ADI扩大IIoT版图并补齐优势

通过将系列高性能产品无缝、灵活融合,真实体现1+1>2,ADI在智能城市、智能楼宇和能源采集等工业应用场景中已推出10+款Sensor-to-Cloud物联网平台解决方案,例如可应用于安防监控的BLIP人数统计应用,适用于智能电表、智能插座搭配工业IoT无线模块的Energy Meter等等。

此外,通过系列收购,ADI也在不断扩大其在IIoT领域的版图。

2016年中旬,ADI宣布以每股46美元现金加上0.2321:1比例的换股收购Linear Technology (凌力尔特),从而相当于间接收购了无线传感器网络领域的先驱Dust Networks。

在工业生产、环境检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传感器网络的作用日益凸显,正逐渐变得不可或缺。而通过无线方式部署传感器网络无疑是最具灵活性、可扩展性的解决方案。Dust Networks SmartMesh采用的是WirelessHART协议,是一种收集和转发周期性数据(双向)的自组建网状节点结构的网络。

“SmartMesh采用了跳点技术,即当传感器网络中有数据传输需求时,可以不通过Gateway到传感器节点连接,而是直接连接传感器之间往来,将数据传输给相邻的节点,这是工业应用上非常重要的方式,”Charles Lee介绍道。这样不仅可以随时增加新的节点,还使得传感器网络更加灵活,具有更高的可扩展性--只要有需求,在合理安排网络管理员节点的情况下,传感器网络几乎可以无限扩张。“另外,在特殊或恶劣环境里,需要比较好的连接的时候,DUST Networks的SmartMesh也是非常好的选择。”Charles Lee补充道。

图4:ADI 推出SmartMesh无线传输系列方案

此外,2016年下半年,ADI宣布收购确定性以太网半导体和软件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Innovasic Inc.,为自身的工业物联网布局迈出关键一步。

伴随工业物联网日趋普及,敏感的工业自动化应用亟需高度可靠的实时以太网连接。通过此次收购,ADI公司可基于Innovasic的一整套多协议工业以太网解决方案,为适用于工业自动化和工业物联网的ADI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产品组合增添关键的配套技术,从而为客户提供一整套面向工业以太网应用的创新解决方案,以满足工业物联网等未来连接需求。


方案超市都是成熟的量产方案和模块,欢迎合作:

直流屏电源远程监控与运维服务解决方案(物联网)
应用于物联网领域的高精度、免校准“电”计量芯片
蓝牙4.0 BLE 2640物联网开发套件


快包任务,欢迎技术服务商承接:

百万级物联网软件平台 ¥30000 竞标中
物联网智能控制APP开发 ¥10000 竞标中


>>购买VIP会员套餐

相关资讯
体积缩小58%!Vishay发布185℃耐受汽车级TVS解决方案​

汽车电子系统日益复杂,尤其在48V架构、ADAS与电控系统普及的当下,对瞬态电压抑制器(TVS)的功率密度、高温耐受性及小型化提出了严苛挑战。传统大功率TVS往往体积庞大,难以适应紧凑的ECU布局。威世科技(Vishay)日前推出的T15BxxA/T15BxxCA系列PAR® TVS,以创新封装与卓越性能直面行业痛点,为下一代汽车设计注入强大保护能力。

SK海力士突破6层EUV光刻技术,1c DRAM制程引领高性能内存新时代

韩国半导体巨头SK海力士近日在DRAM制造领域实现重大技术飞跃。据ZDNet Korea报道,该公司首次在其1c制程节点中成功应用6层EUV(极紫外)光刻技术,显著提升了DDR5与HBM(高带宽内存)产品的性能、密度及良率,进一步巩固其在先进内存市场的领导地位。

日月光投控7月营收超515亿新台币 AI芯片封测需求引领增长

半导体封测巨头日月光投控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7月公司实现营收515.42亿元新台币,较6月份环比增长4.1%,与上年同期相比则微降0.1%。若以更能反映国际业务实质的美元计价,7月营收高达17.69亿美元,呈现更强劲的增长势头——环比上升6.5%,同比显著增长11.2%。这一差异突显了新台币汇率波动对账面营收换算带来的影响。

停产风波:宁德时代建霞锂矿暂停运营,全球锂市场再起波澜

据彭博社8月11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CATL)已正式暂停其位于江西省宜春市的建霞锂矿生产作业,此次停产预计将持续至少三个月。这一重大变动迅速引发锂产业链高度关注。

巨头财报亮眼:联发科高通逆势增,车用云端成新战场

近日,全球移动芯片两大巨头——中国台湾地区的联发科(MediaTek)与美国的高通(Qualcomm)先后发布了最新一季的财务报告,为洞察消费电子市场动态和半导体产业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窗口。两份财报清晰地展现了在智能手机市场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两大巨头正积极寻求多元化突破,竞相布局未来增长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