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2018 年科技大预测:AI、AR、VR 全面爆发

发布时间:2018-02-20 阅读量:247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2018 年的科技趋势,日本点名 AI、AR、VR 将有爆炸性成长,其中,全球科技龙头都重押的智能音箱,更被视为是掀起下一波潮流的革命性商品。


重视流行趋势的日本,每年总会在新年之初进行「大预测」。 在科技方面,各家媒体 2018 年无独有偶,都看好智能音箱(Smart Speaker)的发展。

智能音箱

用嘴就能上网的杀手级应用

智能音箱被认为是后智能型手机的新数字商品。 《钻石周刊》分析智能音箱的意义,在于改变用户接口。 消费者在使用终端设备时,从敲计算机键盘,到点选计算机图标,再到滑手机屏幕,下一个革命就是直接透过语音下指令。

除了美国,日本也是智能音箱的兵家必争之地。 2017 年底,美国 Google 的 Google Home、日本 LINE 的 Clova WAVE、美国亚马逊的 Amazon Echo 在日本陆续问世。 用户分别提出「OK Google」、「Clova」、「Alexa」等唤醒词,说出需求,AI(人工智能)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就能掌握内容,以语音或行动响应,也能预先设定家中的照明、打扫等功能。 其中 Amazon Echo 在美国的市占率达到七成,还被认为是会超越电子书 Kindle 的畅销商品。

《东洋经济周刊》指出,各科技业者都全力开发智能音箱,是希望早一步在数字营销市场抢下「最后一块空白领域」。 因为智能型手机让人们上网的时间大增,可是还是有无法上网的时候,例如吃饭、开车、做家事,如果透过语音,只要出1张嘴就能上网。 《日经 Trendy》认为,2018 年畅销商品第一名将是智能音箱,因为靠这一部机器,就能叫出多项 AI 功能,还能向专家请教一样,搜寻料理、音乐等方面的问题。 现在每个家庭都有一个音箱,以后可能会每个人都有一个,爸妈要叫小孩起床时,不必跑到他们的房间,用音箱就能搞定。

当然它还有很多障碍要克服,目前用户反应最多的就是辨识和响应的精准度不够高。 发展更自然对话的技术,2018 年将是关键的一年 ;另外这项服务如何与收益结合,也是接下来的重点。 如果能早一步把它应用在广告上,就可望带进收入。 着眼未来,各家也只能不计成本继续投入这场战争。

VR、AR

新机种价格门坎大幅降低

VR(虚拟现实)和 AR(扩增实境)这两个词汇,大约 2 年前开始频繁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2016 年被认为是 VR 元年,AR 则拜宝可梦手机游戏之赐,效果广为许多人熟知,不过这两项技术在 2017 年的普及速度却很缓慢。

根据调查,VR 三大领导品牌中,市占率最高的是 Sony 的 VR 装置 PlayStation VR,2017 年底全球累计出货量约 200 万套,其次是脸书旗下的 Oculus Rift,第 3 名是宏达电的 Vive。 《东洋经济周刊》指出,普及缓慢的原因在于体验的门坎过高,VR 装置本身就要 5 万日圆左右,还要购买高性能的个人计算机或 PS4。

因此各公司相继开发新机种。 宏达电推出预定 2018 年 1 月在中国问世的 VR 一体机 Vive Focus,约人民币 4 千元就能体验。 Oculus 也预定 2018 年初推出一体机 Oculus Go,售价只要 200 美元左右。

另外内容也是关键,目前的用户多半是喜欢游戏和科技的人,开发业者降价之后,还积极思考如何吸引更多族群,同时避免玩久了会头晕的状况。

事实上,AR 和 VR 技术还有很大的应用空间,例如不动产业者透过 VR,让顾客在购屋前先浏览内部;零售业在虚空间展现实体店铺,让消费者即使在在线购物,也好像亲自到店采购一样。 AR 则可以用来补强人的能力,例如把道路信息、行驶数据等投射在汽车挡风玻璃上,让驾驶人不必移动视线,专注在前方道路上,以提高安全性,这种抬头显示器(HUD)的普及,即归功于 AR 技术的精进。

此外,从 Google 等公司募集了 20 亿美元、却未推出任何产品的 Magic Leap 公司,终于在成立 7 年后,于 2017 年 12 月发表了 AR 眼镜 Magic Leap One,号称视觉和音效逼真,而且不容易产生晕眩感,预定 2018 年要推出创作者版本。 因此今年是值得期待 AR 和 VR 创新技术的一年,预料市场规模在 2020 年会达到 1,200 亿美元。

AI

超强运算的梦幻计算机将问世

除了智能音箱、AR、VR 外,AI 也可望在 2018 年应用在各行各业,使市场急速扩大,各企业预料会有更多合作,例如工业机器人和医疗业界、汽车相关业者在自动驾驶方面积极合作,新技术和新领域的发展也值得期待。

AI 专用的半导体开发竞争也会更激烈,除了现在广泛被使用的 nVidia 绘图处理器(GPU)之外,Google 也开发了深层学习处理器(DLU),英特尔和富士通公司也不让 nVidia 专美于前,分别开发 AI 专用的处理器。 调查业者 Tractica 预测,2017 年到 2025 年,AI 市场规模的年平均成长率约为 57%。

此外,《日经产业新闻》也对 2018 年的新科技做了预测,首先是量子计算机的商用化实验将陆续展开。 被称为「梦幻计算机」的量子计算机,运算能力可以达到现有计算机的一亿倍,目前由加拿大的 D-Wave 系统和美国 IBM 公司领先。 不过,日本电信电话(NTT)和富士通公司也不甘示弱,正在开发应用量子力学的计算机。 日本政府从 2017 年 11 月开始,推出量子神经网络(QNN)云端系统,开放给民众试用未来科技。 尽管商业化的课题仍多,今后这样的实验将愈来愈多。

《日经产业新闻》还预测,2018 年利用物联网的量身订制品将大增。 经营购物网站 Zozotown 的 Start Today 公司,推出穿上身就能测量身材的紧身衣 Zozosuit。 这套衣服上布满传感器,消费者穿上之后,传感器就能测出全身 1 万 5 千个地方的尺寸,开发的目的是让消费者不必实际试穿,也能在网络上买到合身的衣服。


来源:华强电子网


相关资讯
全球芯链共融:新质生产力驱动工业数字化转型新格局

2025年5月14日,全球半导体分销巨头大联大控股在深圳成功举办以「新质工业·引领未来」为主题的峰会,汇聚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瑞芯微等16家顶尖原厂及逾500名行业精英。面对全球制造业智能化、低碳化转型浪潮,此次峰会聚焦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电力电子等新质生产力的技术融合,通过主论坛、分论坛及技术展区三大板块,全方位展示从芯片设计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创新方案。中国工业增加值连续三年稳步增长(2023年4.6%、2024年5.7%、2025年一季度6.5%),印证了“新质工业时代”的全面开启。大联大中国区总裁沈维中在开幕致辞中强调,中国制造业正以技术韧性重构全球供应链,而半导体技术的全链路赋能将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体积缩小37.7%!看LM-R2S系列如何重塑工业电源格局

根据金升阳官方技术白皮书数据显示,其最新发布的LM-R2S系列机壳开关电源通过8项核心技术创新,实现了工业供电设备在功率密度、环境耐受性及能效表现的三维突破。作为LM-R2系列的迭代产品,该系列解决了传统工业电源在设备小型化与复杂工况适配性之间的矛盾,为智能制造升级提供了高可靠性的供电保障。

存储器市场回暖驱动威刚科技2025年第一季业绩显著增长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存储器市场迎来关键转折点。DRAM与NAND Flash现货价自2月止跌回升,带动行业库存去化加速,需求端逐步回温。威刚科技董事长陈立白指出,存储器原厂自2024年末起减产调控供给,叠加AI服务器、智能终端等新兴应用需求增长,推动市场价格走出低谷。根据TrendForce数据,尽管此前预测Q1合约价可能下跌,但实际现货市场受备货动能及库存策略影响,价格反弹超预期,成为威刚业绩增长的直接推力。

全大核架构革新旗舰体验 天玑9400e芯片深度解析

MediaTek于5月14日正式推出天玑9400e旗舰移动平台。作为天玑系列的全新力作,该芯片凭借全大核架构设计、第三代4nm制程工艺及多项创新技术,在计算性能、能效管理和AI应用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为智能手机用户提供更卓越的游戏、影像与通信体验。

韩国半导体出口突破116亿美元:存储芯片涨价与HBM需求推高增长

根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5月14日发布的《2025年4月ICT进出口趋势》报告,韩国4月信息通信技术(ICT)出口额达189.2亿美元,同比增长10.8%,创下有记录以来4月份的最高值。同期贸易顺差为76.1亿美元,主要得益于半导体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强劲表现。然而,对华、对美两大核心市场的出口增速显著放缓,反映出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