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2018 年科技大预测:AI、AR、VR 全面爆发

发布时间:2018-02-20 阅读量:2523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2018 年的科技趋势,日本点名 AI、AR、VR 将有爆炸性成长,其中,全球科技龙头都重押的智能音箱,更被视为是掀起下一波潮流的革命性商品。


重视流行趋势的日本,每年总会在新年之初进行「大预测」。 在科技方面,各家媒体 2018 年无独有偶,都看好智能音箱(Smart Speaker)的发展。

智能音箱

用嘴就能上网的杀手级应用

智能音箱被认为是后智能型手机的新数字商品。 《钻石周刊》分析智能音箱的意义,在于改变用户接口。 消费者在使用终端设备时,从敲计算机键盘,到点选计算机图标,再到滑手机屏幕,下一个革命就是直接透过语音下指令。

除了美国,日本也是智能音箱的兵家必争之地。 2017 年底,美国 Google 的 Google Home、日本 LINE 的 Clova WAVE、美国亚马逊的 Amazon Echo 在日本陆续问世。 用户分别提出「OK Google」、「Clova」、「Alexa」等唤醒词,说出需求,AI(人工智能)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就能掌握内容,以语音或行动响应,也能预先设定家中的照明、打扫等功能。 其中 Amazon Echo 在美国的市占率达到七成,还被认为是会超越电子书 Kindle 的畅销商品。

《东洋经济周刊》指出,各科技业者都全力开发智能音箱,是希望早一步在数字营销市场抢下「最后一块空白领域」。 因为智能型手机让人们上网的时间大增,可是还是有无法上网的时候,例如吃饭、开车、做家事,如果透过语音,只要出1张嘴就能上网。 《日经 Trendy》认为,2018 年畅销商品第一名将是智能音箱,因为靠这一部机器,就能叫出多项 AI 功能,还能向专家请教一样,搜寻料理、音乐等方面的问题。 现在每个家庭都有一个音箱,以后可能会每个人都有一个,爸妈要叫小孩起床时,不必跑到他们的房间,用音箱就能搞定。

当然它还有很多障碍要克服,目前用户反应最多的就是辨识和响应的精准度不够高。 发展更自然对话的技术,2018 年将是关键的一年 ;另外这项服务如何与收益结合,也是接下来的重点。 如果能早一步把它应用在广告上,就可望带进收入。 着眼未来,各家也只能不计成本继续投入这场战争。

VR、AR

新机种价格门坎大幅降低

VR(虚拟现实)和 AR(扩增实境)这两个词汇,大约 2 年前开始频繁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2016 年被认为是 VR 元年,AR 则拜宝可梦手机游戏之赐,效果广为许多人熟知,不过这两项技术在 2017 年的普及速度却很缓慢。

根据调查,VR 三大领导品牌中,市占率最高的是 Sony 的 VR 装置 PlayStation VR,2017 年底全球累计出货量约 200 万套,其次是脸书旗下的 Oculus Rift,第 3 名是宏达电的 Vive。 《东洋经济周刊》指出,普及缓慢的原因在于体验的门坎过高,VR 装置本身就要 5 万日圆左右,还要购买高性能的个人计算机或 PS4。

因此各公司相继开发新机种。 宏达电推出预定 2018 年 1 月在中国问世的 VR 一体机 Vive Focus,约人民币 4 千元就能体验。 Oculus 也预定 2018 年初推出一体机 Oculus Go,售价只要 200 美元左右。

另外内容也是关键,目前的用户多半是喜欢游戏和科技的人,开发业者降价之后,还积极思考如何吸引更多族群,同时避免玩久了会头晕的状况。

事实上,AR 和 VR 技术还有很大的应用空间,例如不动产业者透过 VR,让顾客在购屋前先浏览内部;零售业在虚空间展现实体店铺,让消费者即使在在线购物,也好像亲自到店采购一样。 AR 则可以用来补强人的能力,例如把道路信息、行驶数据等投射在汽车挡风玻璃上,让驾驶人不必移动视线,专注在前方道路上,以提高安全性,这种抬头显示器(HUD)的普及,即归功于 AR 技术的精进。

此外,从 Google 等公司募集了 20 亿美元、却未推出任何产品的 Magic Leap 公司,终于在成立 7 年后,于 2017 年 12 月发表了 AR 眼镜 Magic Leap One,号称视觉和音效逼真,而且不容易产生晕眩感,预定 2018 年要推出创作者版本。 因此今年是值得期待 AR 和 VR 创新技术的一年,预料市场规模在 2020 年会达到 1,200 亿美元。

AI

超强运算的梦幻计算机将问世

除了智能音箱、AR、VR 外,AI 也可望在 2018 年应用在各行各业,使市场急速扩大,各企业预料会有更多合作,例如工业机器人和医疗业界、汽车相关业者在自动驾驶方面积极合作,新技术和新领域的发展也值得期待。

AI 专用的半导体开发竞争也会更激烈,除了现在广泛被使用的 nVidia 绘图处理器(GPU)之外,Google 也开发了深层学习处理器(DLU),英特尔和富士通公司也不让 nVidia 专美于前,分别开发 AI 专用的处理器。 调查业者 Tractica 预测,2017 年到 2025 年,AI 市场规模的年平均成长率约为 57%。

此外,《日经产业新闻》也对 2018 年的新科技做了预测,首先是量子计算机的商用化实验将陆续展开。 被称为「梦幻计算机」的量子计算机,运算能力可以达到现有计算机的一亿倍,目前由加拿大的 D-Wave 系统和美国 IBM 公司领先。 不过,日本电信电话(NTT)和富士通公司也不甘示弱,正在开发应用量子力学的计算机。 日本政府从 2017 年 11 月开始,推出量子神经网络(QNN)云端系统,开放给民众试用未来科技。 尽管商业化的课题仍多,今后这样的实验将愈来愈多。

《日经产业新闻》还预测,2018 年利用物联网的量身订制品将大增。 经营购物网站 Zozotown 的 Start Today 公司,推出穿上身就能测量身材的紧身衣 Zozosuit。 这套衣服上布满传感器,消费者穿上之后,传感器就能测出全身 1 万 5 千个地方的尺寸,开发的目的是让消费者不必实际试穿,也能在网络上买到合身的衣服。


来源:华强电子网


相关资讯
体积缩小58%!Vishay发布185℃耐受汽车级TVS解决方案​

汽车电子系统日益复杂,尤其在48V架构、ADAS与电控系统普及的当下,对瞬态电压抑制器(TVS)的功率密度、高温耐受性及小型化提出了严苛挑战。传统大功率TVS往往体积庞大,难以适应紧凑的ECU布局。威世科技(Vishay)日前推出的T15BxxA/T15BxxCA系列PAR® TVS,以创新封装与卓越性能直面行业痛点,为下一代汽车设计注入强大保护能力。

SK海力士突破6层EUV光刻技术,1c DRAM制程引领高性能内存新时代

韩国半导体巨头SK海力士近日在DRAM制造领域实现重大技术飞跃。据ZDNet Korea报道,该公司首次在其1c制程节点中成功应用6层EUV(极紫外)光刻技术,显著提升了DDR5与HBM(高带宽内存)产品的性能、密度及良率,进一步巩固其在先进内存市场的领导地位。

日月光投控7月营收超515亿新台币 AI芯片封测需求引领增长

半导体封测巨头日月光投控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7月公司实现营收515.42亿元新台币,较6月份环比增长4.1%,与上年同期相比则微降0.1%。若以更能反映国际业务实质的美元计价,7月营收高达17.69亿美元,呈现更强劲的增长势头——环比上升6.5%,同比显著增长11.2%。这一差异突显了新台币汇率波动对账面营收换算带来的影响。

停产风波:宁德时代建霞锂矿暂停运营,全球锂市场再起波澜

据彭博社8月11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CATL)已正式暂停其位于江西省宜春市的建霞锂矿生产作业,此次停产预计将持续至少三个月。这一重大变动迅速引发锂产业链高度关注。

巨头财报亮眼:联发科高通逆势增,车用云端成新战场

近日,全球移动芯片两大巨头——中国台湾地区的联发科(MediaTek)与美国的高通(Qualcomm)先后发布了最新一季的财务报告,为洞察消费电子市场动态和半导体产业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窗口。两份财报清晰地展现了在智能手机市场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两大巨头正积极寻求多元化突破,竞相布局未来增长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