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 Connectivity创新传感器技术推动医疗健康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8-05-30 阅读量:1312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受人口基数巨大、生活水平提高、人口快速老龄化等因素推动,中国医疗健康市场规模和空间发展巨大。随着“健康中国2030”的推进,中国的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在近年加速增长。同时,在各省市“智慧城市”的规划和落实中,智慧医疗也被物联网和智慧城市建设的牵引力拉着高歌猛进。由此预见,未来的医疗行业必将融入更多人工智慧、云计算和传感技术等高端科技,使医疗服务走向真正意义的智慧化,从而有效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改善医疗覆盖率。

智慧医疗的大潮也由此催生了诸多市场需求及行业挑战。直面当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在尖端技术和产品功能性上与发达国家尚存差距,关键核⼼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基于此,《中国制造2025》重点提出要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此外,随着“十三五”医改规划对分级诊疗政策的逐步完善和落地,基层医疗机构对本土化的医疗设备需求也将井喷,对医疗设备提出了更多、更高的复合性要求。与其他行业相比,医疗行业对产品的应用有生物兼容性、精度高、体积小等更严格的要求,其中,先进的传感器能帮助医务人员获取重要的生命体征数据,助力实现精准的医疗诊断。

在第79届CMEF医博会上,TE Connectivity (TE) 展示了多种传感器技术及医疗行业创新解决方案,出色迎合了医疗行业的高精度需求,带来了涉及多个领域的应用及产品。

创新应用,迈向精准数字医疗

亮点领域一:医疗监护

关键词:睡眠监测(10184000-01压电薄膜传感器)

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睡眠,也是医疗领域的关注重点。睡眠监控结合物联网的应用,可以有效监测患者病情,并为保健与预防提供数据支持。TE的压电薄膜传感器10184000-01具有睡眠监测功能,可以监测呼吸频率,心率,体动,睡眠深度、时间等参数。目前,TE已推出可以检测多种参数的传感器,具备集成数据采集功能,能满足未来大数据采集的需求。

除了多参数检测功能外,10184000-01压力薄膜传感器还具有许多其他创新优势。与以往的睡眠监测不同,压电薄膜传感器无需被穿戴在身上,甚至只需安装在床垫下方,都可以灵敏地监测数据,秘诀在于它的压电薄膜是纤薄自重轻、机械韧性好、高韧度的塑料膜,符合不同厚度和较大面积生产的需求,并具有宽频带、宽动态范围、高电压灵敏度的特性。同时,它的声阻抗较低,还能有效地在水和人体组织中转导声音信号。

关键词:有创血压监测(1620压力传感器)

我们常说的“血压”,指的是循环血液对血管壁施加的压力,动脉和静脉具有不同的压力。通常体检时使用“无创血压” (Non-Invasive Blood Pressure,简称NIBP)的测量方法。但是,在很多情况下,NIBP不够准确。因此医务人员需要通过有创血压(Invasive Blood Pressure,简称IBP)测量来实现实时可靠的血压监测,这对于重症患者的手术和诊断是至关重要参考依据。

TE的1620压力传感器是一款全压电式硅压阻传感器,用于有创血压监测。该传感器设计用于自动组装设备,可直接放入一次性血压计的外壳中,不仅组装简便,更能保护传感元件。同时还能帮助医护人员精准监测重症患者的微弱指标,从而提供相应的医疗措施。

关键词:血氧含量检测(SpO2血氧传感器)

与血压一样,血氧含量也是很重要的人体指标,在重症领域和手术后的恢复中至关重要。TE的光电传感器在血氧饱和度的检测中提供了一流的精度。

凭借超过27年的专业经验,,TE拥有提供元件和完整传感器的能力,设计出了同类领先、灵活度高的传感器,以适应多种波长选择,能满足高精度、高耐用性和高性能脉搏血氧仪应用的需求。此外,由于目前传感器的重复性市场在减少,用户更需要一次性的产品,因此TE在原先只有插件式血氧传感器的基础上,推出了贴片式产品。

关键词:体温监测

无论在家庭保健或是医疗检测中,体温都是最基础也最重要的指标之一。TE广泛的体温传感器,帮助医生实时获得病患的体温数据,如NTC医用监护探头、一次性NTC温度探头、红外热电堆温度传感器和数字温度传感器(TSYS系列)。

TE的NTC热敏电阻,热电堆和数字温度传感器,能支持不同应用中的各种精度,封装和性能要求。以育婴箱为例,医疗实践证明,如果能够精确控制新生儿局部环境可改善医疗效果,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亮点领域二:医疗诊断与治疗

关键词:透析设备

TE为透析治疗提供了包括产品和解决方案在内的一系列技术。在透析过程中,TE的温度传感器测量透析液水温以提高高吸设备应用的舒适性及安全性;板装式压力传感器可以测量真空和正压状态下的压力,保证在监测体外血液回路中血液阻塞的同时精确控制打进血管的压力。

此外,在透析液输送系统中需要通过压力控制营养物质与废弃物质的交换速率以及清洁率,TE的不锈钢隔膜压力传感器就可以精确控制流体压力。为了防止空气进入患者的静脉, TE的AD-101型气泡检测传感器可以对进行非侵入式持续监测,它采用超声波技术,可主动定位任何类型的无固体颗粒液体流动中断情况。

关键词:持续正压通气(CPAP)呼吸机装置

持续正压通气(CPAP)呼吸机装置需要传感器来持控制气流,压力和湿度,以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安全。为此,TE提供了有单向和双向设计的热膜式气体流量传感器,可帮助医生诊断睡眠呼吸暂停。此外,板装式压力传感器测量鼓风机的空气压力,压电薄膜可通过测量呼吸过程中的振动来检测睡眠状态,同时温湿度传感器可确保呼吸机输出空气的舒适性。

本土定制 多维助力中国医疗市场

“随着AI、物联网等技术的兴起,智慧医疗无疑是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趋势,而传感器技术的突破正为这一趋势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TE传感器事业部区域销售经理兼亚太区医疗行业负责人廖红云表示,“TE拥有超过27年的久经考验的可靠性和专业知识,我们提供从设计概念到产品制造,针对应用规格、标准和客户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帮助客户开发更多的医疗创新应用方案。”

廖红云还表示,中国市场的客户无论在技术还是市场拓展上,保持不断进步,从最早的做配件到现在供应整机,TE始终陪伴在客户左右。“尽管我们的部分客户具备生产传感器的能力,但在成本、稳定性等方面还存在专业需求,因此依然需要我们的系统化支持。”

长久以来,TE致力于为不同市场的客户进行定制化,争取及早介入客户的产品开发中,提供专业支持,帮助设计团队规避重大风险。TE医疗部门首席技术官兼高级总监Vitaliy Epshteyn表示,“这就要求我们在整个设计和开发过程中与客户进行大量协作,从而使我们的最佳解决方案能够满足客户需求。”例如,客户在设计的前期,TE的工程师就已经和其工程师对接,包括机械设计、参数设计、检测系统、测试系统等。同时,TE旗下多样化的传感器组合,可以为客户的早期选型提供更直击需求的专业建议。


方案超市都是成熟的量产方案和模块,欢迎合作:

智慧医疗解决方案
磁阻传感器医疗解决方案
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医疗模拟前端(AFE)参考平台


快包任务,欢迎技术服务商承接:

睡眠监测数据存储转发 预算:¥100000
智能穿戴开发 预算:¥100000
电路控制方案 预算:¥10000


>>购买VIP会员套餐

相关资讯
华虹半导体2025年Q1业绩解析:逆势增长背后的挑战与破局之路

2025年第一季度,华虹半导体(港股代码:01347)实现销售收入5.409亿美元,同比增长17.6%,环比微增0.3%,符合市场预期。这一增长得益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及汽车电子领域需求的复苏,以及公司产能利用率的持续满载(102.7%)。然而,盈利能力显著下滑,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仅为380万美元,同比锐减88.05%,环比虽扭亏为盈,但仍处于低位。毛利率为9.2%,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2.2个百分点,反映出成本压力与市场竞争的加剧。

边缘计算新引擎:瑞芯微RV1126B四大核心技术深度解析

2025年5月8日,瑞芯微电子正式宣布新一代AI视觉芯片RV1126B通过量产测试并开启批量供货。作为瑞芯微在边缘计算领域的重要布局,RV1126B凭借3T算力、定制化AI-ISP架构及硬件级安全体系,重新定义了AI视觉芯片的性能边界,推动智能终端从“感知”向“认知”跃迁。

半导体IP巨头Arm:季度营收破12亿,AI生态布局能否撑起估值泡沫?

2025财年第四季度,Arm营收同比增长34%至12.4亿美元,首次突破单季10亿美元大关,超出分析师预期。调整后净利润达5.84亿美元,同比增长55%,主要得益于Armv9架构芯片在智能手机和数据中心的渗透率提升,以及计算子系统(CSS)的强劲需求。全年营收首次突破40亿美元,其中专利费收入21.68亿美元,授权收入18.39亿美元,均刷新历史纪录。

Arrow Lake的突破:混合架构与先进封装的协同进化

2024年10月,英特尔正式发布Arrow Lake架构的酷睿Ultra 200系列处理器,标志着其在桌面计算领域迈入模块化设计的新阶段。作为首款全面采用Chiplet(芯粒)技术的桌面处理器,Arrow Lake不仅通过多工艺融合实现了性能与能效的优化,更以创新的混合核心布局和缓存架构重新定义了处理器的设计范式。本文将深入解析Arrow Lake的技术突破、性能表现及其对行业的影响。

暗光性能提升29%:深度解析思特威新一代AI眼镜视觉方案

2025年5月8日,思特威(股票代码:688213)正式发布专为AI眼镜设计的120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SC1200IOT。该产品基于SmartClarity®-3技术平台,集成SFCPixel®专利技术,以小型化封装、低功耗设计及卓越暗光性能,推动AI眼镜在轻量化与影像能力上的双重突破。公司发言人表示:"AI眼镜的快速迭代正倒逼传感器技术升级,需在尺寸、功耗与画质间实现平衡,这正是SC1200IOT的核心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