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15期间,总有大量的不合格产品曝光,关于近日浙江省工商局对手机的质量监测中发现竟然有高达17个知名品牌的手机不合格,抽查的合格率仅为25%,为什么那么多手机不合格呢?导致的因素是什么?有哪些危害?以下小编给各位读者解答。
据记者了解,此次流通领域手机类商品监测对象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营业厅经销的手机商品。不合格产品涉及SAMSUNG、索尼爱立信、摩托罗拉、诺基亚、菲利浦、HTC、ZTE、K-Touch、TCL、华为、海信、联想、德赛、夏新、步步高、E派、coolpad等17个知名品牌。检测结果显示,共抽取的手机商品36批次中,合格9批次,不合格27批次,批次合格率仅为25%。
不合格手机的主要因素
据悉,此次手机质量监测测试项目主要包括:手机的外观检查、常温电性能、环境试验、静电放电、音频性能;充电器的外壳表面温度、输出短路保护、绝缘电阻、抗电强度、静电放电;电池的外观、0.2C5A放电性能、过充电保护、短路保护、热冲击等国家标准规定的指标。其中,电池热冲击、音频性能、0.2C5A放电性能等三项指标为监测商品不合格主因。
1、电池热冲击不达标。电池热冲击项目是根据GB/T 18287-2000《蜂窝电话用离子电池总规范》要求,将电池放置热箱中以(5℃±2℃)/min的速率升至150℃±2℃并保温30分钟,电池不应爆炸起火或漏液,属于国家强制性安全性指标。此次监测的27批次不合格手机商品中,就有20批次手机达不到该标准要求。
2、音频性能不合格。音频性能测试是根据YD/T 1538-2011 《数字移动终端音频性能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进行检测,移动电话机语音的发送和接收质量对移动电话机用户的通话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是衡量移动电话机质量的最直观的因素。本次监测中就发现有16批次手机该项目不合格。
3、0.2C5A放电性能不符合规定。0.2C5A放电性能是以放电时间来考核电池的标称容量是否与电池的实际容量相符。这个参数是考核手机电池质量好坏的一个主要指标。国家标准要求0.2C5A放电性能的放电时间应大于5小时。此次监测中有1批次该项目不合格;
另外,此次监测的不合格手机商品中,有1批次电池的短路保护项目不合格;外包装有2批次不合格。
这些问题会给手机使用带来哪些影响?
业内知情人士透露:电池热冲击不达标,意味着温度升到一定高度时,电池散热达不到要求。出现这种情况,对电池本身以及周边零配件有一定损坏,严重的可能导致电池鼓胀,含有爆炸的隐患。而放电性能不达标,对手机电池的耐用性有一定影响。邵先生解释,放电性能达不到国家标准的电池,充电稳定性较差,对使用寿命影响较大。
关于这次不合格手机事件,有消费者说“天下乌鸦一般黑!”希望相关部门严格把关,同时也希望手机经销者遵守有关规定,认真执行和落实国家和省“三包”规定,依法妥善处理消费者申诉,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如想了解不合格手机型号,请访问电子元件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