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O换脸APP刷屏真相:陌陌打造,技术曾被用于情色视频

发布时间:2019-09-2 阅读量:836 来源: 智东西 发布人: Jane

智东西消息,昨日晚间,一个名为“ZAO”的AI换脸APP忽然火爆全网!

 

用户只需要上传一张照片,就能将自己的脸替换成“小李子”“周润发”“白展堂”“玛丽莲梦露”“绯红女巫”等人的脸,其人脸融合效果非常棒,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ZAO换脸1.png 

▲被AI换脸后

 

ZAO换脸2.jpg 

▲原图

 

这个APP从昨晚开始在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迎来了病毒式的疯狂传播,截止至8月31日凌晨2点,该APP在苹果商店的下载量已经飙升到了免费APP下载榜的138位、娱乐APP第13位,并仍有持续上升的趋势——朋友圈也被无数换脸视频“攻占”了。

 

智东西在调查后发现,“ZAO”背后的大老板竟然是著名线上交友软件“陌陌”,其两位实际控股股东雷小亮与王力分别是陌陌公司联合创始人兼游戏业务部总裁;以及陌陌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OO。

 

一、玩法解读


ZAO换脸3.jpg 

 

当前,在安卓与苹果的应用商店都可以下载该款APP,名为“ZAO”或“ZAO -逢脸造戏”。

 

用户在下载完APP后,首先要用手机号码进行验证注册。

 

ZAO换脸4.jpg 

▲侧脸将会被系统拒绝

 

注册后,系统将会提示你选择一张图片——注意,不够清晰的、非正脸的照片是会被系统否决的,不允许上传的。

 

ZAO换脸5.jpg
▲使用前要先验证

 

在选择完照片后,APP还会要求你进行一项特殊的操作——肖像验证。

 

ZAO换脸6.jpg 

 

用户需要在摄像头前进行眨眼、扭头、张嘴、低头等三个指示动作,在系统判断你上传的这张照片就是你本人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

 

这一举动是为了避免该技术被恶意运用,要确保“你”没有拿其他人的照片来恶意AI换脸。


ZAO换脸7.jpg 

 

随后,在系统确认后,用户可以在APP中提供的众多模版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既可以将自己的脸换成经典角色——比如“小李子”“谢耳朵”“绯红女巫”,也可以将自己换脸成偶像的搭档,还可以与好友两人一起进行换脸。

 

ZAO换脸8.jpg 

▲表情包上线

 

同时,用户也可以通过这张软件制作GIF动画表情。而且用户选过一次照片之后,后面制作视频或GIF时不用再选,可一键换脸。

 

二、公司背景:陌陌联合创始人+COO


APP商城上,ZAO的开发商显示为长沙深度融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ZAO换脸9.png 

 

通过天眼查我们可以看到,长沙深度融合网络科技为海南喵咖网络科技的全资子公司,而海南喵咖网络的两个的实际控制人为雷小亮与王力(分别占股50%)。

 

ZAO换脸10.jpg 

▲雷小亮

 

雷小亮是著名线上交友APP“陌陌”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游戏业务部总裁,全面负责陌陌的游戏业务,此前主要负责陌陌的产品。加入陌陌之前,曾就职于网易、21世纪财经报道工作。

 

ZAO换脸11.jpg 

▲王力

 

王力则是“陌陌”公司的总裁兼COO,全面负责陌陌的产品、运营、市场、商业等业务。加入陌陌之前,曾就职于NEC、网易。

 

ZAO换脸12.jpg 

 

智东西进一步发现,雷王二人已经把所持有的海南喵咖网络科技股权质押给了北京1602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是陌陌的全资子公司。

 

换句话说,“ZAO”背后的大老板其实就是著名交友软件“陌陌”。

 

值得一提的是,ZAO的开发商显示为“长沙深度融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而陌陌创始人兼CEO唐岩本人就是湖南人。

 

三、2017年火爆全球


其实,AI换脸视频并不是新鲜事了。

 

早在2017年12月,国外某ID名为“deepfakes”的Reddit论坛用户首次将自己制作的AI换脸视频发布在了网络上,它能够把照片和视频中的人脸替换成任何想要替换的人脸,且效果十分逼真,有些肉眼甚至难以分辨真假。

 

ZAO换脸APP刷屏真相:陌陌打造,技术曾被用于情色视频

 

当时,“deepfakes”把情色电影里的女主角换成了盖尔·加朵等好莱坞明星,这也是世界上所有人们第一次公开见识到AI换脸的强大。

 

随后,由于大量受害者的投诉,Reddit论坛迫于压力封杀了“deepfakes”的账号,不过这次封杀却让“deepfakes”直接开源了其AI换脸项目的代码。

 

在代码开源后,AI换脸技术已经有如普罗米修斯盗来的火种,一瞬间撒遍了世界各地。只要具备基础的电脑知识,即使一个“菜鸟”也能在几个小时内做出一部换脸视频,该项技术立刻风靡全球。

 

人们为了纪念“deepfakes”,就采用它的ID命名了AI换脸技术,称之为“deepfakes”。

 

AI换脸真正在国内火起来还要说今年年初,B站UP主“换脸哥”发布的一段94版射雕英雄传视频。

 

ZAO换脸13.gif 

▲饰演黄蓉的朱茵的脸被替换成杨幂

 

视频中,原本饰演黄蓉的演员朱茵的脸被用“deepfakes”技术替换成了杨幂的脸,从流出的视频和动图看,虽然是用AI合成的,但是整体效果十分逼真。

 

虽然ZAO并没有表示其换脸技术源自开源的“deepfakes”代码,但其技术有着强烈的相似性。

 

“deepfakes”技术背后的来源是一种名为GAN(生成式对抗网络)的AI模型,它在2014年10月由前谷歌著名神级技术大咖Ian Goodfellow发布的一篇GAN论文而奠定了地位,GAN是当前人工智能学界一个最热门的研究方向。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1406.2661)

 

今年四月,Ian Goodfellow正式宣布加盟苹果,他将在苹果公司领导一个“机器学习特殊项目组”,担任总监级别职务。

 

结语:AI换脸技术火爆,背后隐忧重重


当下,AI换脸技术已经蓬勃爆发,并且被一再恶意使用。

 

国内外都有用户使用该技术进行明星人物的换脸恶搞、甚至生成虚假视频——比如今年6月时,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的一段被篡改过的视频浮出水面,在视频中他对该公司的用户数据隐私提出了质疑。

 

在这些事件发生后,扎克伯格上个月在Aspen Ideas Festival上向观众讲述了Facebook正在考虑制定应对deepfakes的政策。(详见:美国刮起“反AI换脸”热潮,创企各出奇招,联合对抗deepfakes)

 

更有甚者,目前AI换脸黑产已经在国内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下游成品情色视频、中游定制视频到上游软件及教程都有提供,有的卖家甚至提供全产业链产品和售后服务。(参见智东西深度报道:AI换脸黑产:100元打包200部换脸情色片,5张照片就可定制视频)

 

据部分卖家透露,现在定制视频要排队,因为前面有很多人也有这个需求,可见AI换脸黑产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

 

对于目前火爆的ZAO软件,智东西也有两大疑问:

 

1、视频素材的版权如何保证?

 

视频素材的版权是个关键点,软件的版权声明中说:

 

“ZAO产品上存在的短视频和表情等素材,除了特别声明是ZAO跟合作方进行版权合作的之外,均来源于ZAO用户自发的上传,ZAO不享有素材的商业版权。”

 

很少有看到有特别声明的素材,言下之意说素材都是用户传的,这有甩锅的嫌疑。

ZAO换脸14.jpg 

 

但奇怪的是,在上传素材的菜单下,显示上传素材需要通过权限认证,但认证并没有开放,灰色按钮显示“暂停申请”,那现有的这些用户上传的素材是哪来的呢?

 

2、如何保障用户隐私,不被随意换脸

 

虽然APP在开始时需要进行活体验证,且软件的长长隐私保护协议对可能对用户隐私有影响的地方做了说明,但是否能完全避免用户拿到一张别人照片后恶搞存疑。

 


相关资讯
AI浪潮重塑存储市场,SK海力士2025Q1财报揭示高增长逻辑

2025年4月24日,全球存储器巨头SK海力士发布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以17.6万亿韩元营收、42%营业利润率的亮眼数据,再次印证其在AI浪潮下的技术统治力。尽管处于行业淡季,公司凭借12层HBM3E、DDR5等高附加值产品的规模化突破,实现净利润同比激增超300%,连续8个季度利润攀升。在AI算力需求井喷与供应链协同创新的双轮驱动下,SK海力士正以“技术代差”重塑存储行业格局,其财报数据不仅折射出存储市场复苏的加速度,更揭示了半导体产业向“AI定义性能”时代跃迁的核心逻辑。

超薄封装+高效散热:Vishay TMBS整流器在新能源市场的技术突围

在功率半导体小型化与高频化趋势下,Vishay最新发布的DFN33A封装TMBS®整流器以3.3mm×3.3mm超薄尺寸、高达9A的额定电流及-55℃~+175℃宽温域性能,重新定义了高密度电源设计的行业标准。该系列产品通过沟槽式MOS结构优化电场分布,将正向压降降至0.45V,同时兼容AOI检测工艺,显著降低生产成本。面对国际大厂技术垄断与国产替代需求,Vishay凭借车规级AEC-Q101认证与全场景覆盖优势,在新能源、5G通信及工业自动化领域抢占先机,为国产半导体产业链突破高密度封装与高频散热瓶颈提供关键技术参考。

生命的证明 快速发展的健身、健康和保健的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用于监测心率、血压等生理状态,或者检测生物参数,例如血糖值以及指示血液中存在特定蛋白质的医学指标。

从技术突围到生态重构:SQ9000如何引领国产LED驱动芯片“上车”浪潮?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电气化与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下,国产车规级芯片正迎来关键突破。SQ9000作为国内首款支持4.5V-65V超宽输入电压的LED驱动控制器,凭借±4%全温域恒流精度、多拓扑灵活适配及AEC-Q100 Grade1车规级可靠性认证,成功破解传统驱动芯片在高低温工况下的电流波动、EMI干扰及系统兼容性难题。其集成化的保护功能与低至进口产品60%的成本优势,不仅填补了国产高精度LED驱动领域空白,更推动了车载照明、工业应急等场景的国产化替代进程。面对2025年超50亿美元的全球市场,SQ9000以“技术+生态”双轮驱动,正加速重构汽车半导体产业链竞争格局。

从进口替代到技术超越:华北工控RK3576芯片重构智能交通硬件生态

华北工控EMB-3583搭载瑞芯微RK3576处理器,采用四核Cortex-A72+四核Cortex-A53架构,最高主频2.2GHz,内置6TOPS算力的NPU单元,显著提升AI推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