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9-27 阅读量:1266 来源: 华强电子网 发布人: Viva
在过去,由于“巴黎统筹委员会”对中国实行禁运,造就了中国EDA的繁荣,但巴统从1994年解除禁运后,国内许多企业便更倾向于采购国外的EDA工具,同时自1994年至2008年,国家也没有对国产EDA进行相应支持,导致中国的EDA产业陷入发展的低谷。而今,复杂的国际形势给了国内EDA厂商新的发展机遇。此外,新技术的出现也为国内的EDA厂商创造了新的市场。
郭继旺表示:“在过去,一些大的公司需要推广他们的新工艺时,首选便是最大的两家芯片设计公司以及头部的EDA厂商,我们是没有机会参与的。而EDA由于是基础型产业,如果没有建立产业生态圈,得到产业链上下游的全力支持,是很难做大的。”
而企业为何不选择国产EDA工具,也是有原因的。目前国内的EDA与国外相差过大,在集成电路领域中,EDA工具多达数十种,国产EDA工具能提供的仅有一半左右,尤其在数字设计关键领域中缺失关键软件,导致无法形成完整的数字全流程EDA解决方案。
并且,国产EDA工具对先进工艺的支撑还存在较大差距,无法全面满足先进工艺下芯片的设计需求。而在制造、封测领域中,国产EDA工具较少,缺乏对Foundry、封测厂商的有力支撑。
但在如今5G、物联网、AI等新技术的推动下,国产EDA将迎来新的发展窗口期,郭继旺认为:“5G系统具备指数级提高的算法复杂度,导致终端IC必须使用先进的纳米级工艺节点进行设计,它们的功耗要求非常严苛。从生产角度来看,为了确保稳定运行并避免产量损失,需要对IC性能进行数千次蒙特卡洛模拟仿真,可能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这是厂商不可接受的。AI也同理,算法并不是人工智能实现的瓶颈,真正的限制是海量算力和内存容量,这对于人工智能芯片的性能和功耗至关重要。物联网芯片也同样注重超低功耗。”
针对这些新的需求,郭继旺表示:“华大九天发布了XTime、ALPS-GT、ALPS-LMC等工具已经能很好的解决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中的芯片需求。”
除了一些国际上的非常规因素外,如今也是国产EDA发展的契机,郭继旺认为:“在后摩尔时代IC设计技术的放缓,给予了国产EDA追赶的机会。在一些新兴产业的关键技术(如5G、人工智能)上,中国正处于领先地位,这将推动中国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持续发展。同时,IC公司、EDA公司和大学之间将产生更紧密的合作。”
如今随着国产替代的浪潮推进,许多企业已经开始接纳国产EDA工具。同时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如5G、人工智能等,中国都处于这些新技术的领先水平,这对于国内的EDA厂商而言无疑是个利好。而在资金方面,郭继旺也分享过这样一个经历,在此前去过的一个投融资展会中,已经有众多投资机构前去为EDA初创企业注入资金,这在过去是罕见的。虽然EDA行业是一个不论投入多少资金,也需要时间发展的行业,但这种形式的转变对于国内EDA厂商而言无疑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纵观国内的EDA发展历程,从过去的平起平坐,到后来的落寞,再到如今的奋起直追。而今随着国内厂商国产替代的意愿逐渐强烈,也为国产EDA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在技术上,国内厂商已经开始在数字EDA技术上有所突破,并被一些厂商所采纳试用;在人才培养上,企业也为高校准备了相关教学方案,同时双方深入合作,为EDA行业贡献更多血液;新技术的出现也为国内EDA厂商展现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并且吸引了众多的投资机构慷慨解囊,长期来看,资金问题或许也将得到改善。不过魏少军也说过,虽然国内EDA厂商迎来了发展的窗口期,但这个窗口期仅有五年,因此对于厂商而言时不我待!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系统架构及工程实现角度,全解剖析新能源汽车的大三电和小三电系统
CAN总线技术通过单一总线替代复杂布线系统,极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维护性
数据采集的精度和可靠性,直接决定了整个BMS系统性能的天花板
英伟达投资50亿入股英特尔股票
在高速通信、精准导航与精密测量等尖端领域,电子系统的时序架构对时钟信号稳定性的要求已近乎苛刻——其精度如同机械钟表的游丝摆轮,微小偏差便可能引发整个系统的时序紊乱,导致数据传输错误、定位偏移或测量失准。环境温度的波动一直是普通晶振频率稳定性的最大挑战,而温补晶振(Temperature Compensated Crystal Oscillator,简称TCXO)作为高精度时钟基准的核心器件,正是为解决这一核心问题而生。它凭借内置的“感知-计算-补偿”机制,在宽温环境下实现对频率的精准锁定,将温度变化引发的漂移压制在极低水平,成为高端电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时序锚点”。要真正理解并选型这一精密器件,就必须深入剖析其决定性能优劣的几个重要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