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2-6 阅读量:1613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Viva
我爱方案网于2019年11月20日正式启动“2019 年度最佳商业化方案榜单评选”活动,聚焦物联网、电源与电机控制、传感器、工业APP等热点技术领域,寻找各行业最佳商业化落地的电子方案和应用案例。目前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各大方案商、代理商和原厂都非常踊跃地参与评选活动,我们一共征集到200多个解决方案。
经我爱方案网严格审核真实性和合法性,本周有15大解决方案获得提名!距离方案征集截止时间2019年12月20日只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请各大方案商、代理商和原厂尽快上传方案到方案超市,错过了将要再等一年!
此次评选活动旨在通过展示优秀企业的方案和开发成果,促进方案的售卖和开发定制,满足各行业电子方案需求,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榜单汇聚最优秀的商业化量产方案,反映当下的热点技术和行业趋势,是行业技术采购的风向标,具有参考价值。
此次获得提名的解决方案是已经量产且经过市场实战验证过的方案,能够直接供给采购或者按需求进行二次迭代开发。
方案一:3D打印机主板
方案商:广州匠芯
应用场景:家用、商用、3D 型打印机、医用 3D 打印机、生物实验用和3D 打印机。
方案二:LoRa网关
方案商:广州匠芯
应用场景:电源、工作状态、数据发送、数据接收。
方案三:ROBUSYS R3000工业物联网系统
方案商:沃洲技术
应用场景: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能制造、智能建筑系统、智慧环保监测等。
方案四:直流无刷电机驱动器
方案商:深圳市沃洲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应用场景:水泵、风机、电动工具、机器人、设备运动控制等产品。
方案五:工业数据采集
方案商:亚瑞科技专业物联网服务商
应用场景:交通指挥自动化 工厂自动化 机械自动化 智能交通 航海船舶 支持任意方案定制。
方案六:RFID模块方案定制
方案商:亚瑞科技专业物联网服务商
应用场景:门禁系统、考勤系统、数据通信、可进行方案定制。
方案七:离线语音识别方案
方案商:亚瑞科技专业物联网服务商
应用场景:智能照明、智能家电、智能机器人、智能玩具、智能汽车、可进行方案定制。
方案八:IPC-M10R800-A3399C-行业平板
方案商:广州于飞(52优选量产方案旗舰店)
应用场景:工业设备,应对各种场景。
方案九:车灯驱动电源板
方案商:星科微
应用场景:汽车灯控制。
方案十:倒车雷达控制板
方案商:星科微
应用场景:汽车雷达
方案十一:汽车胎压监测控制板
方案商:星科微
应用场景:汽车胎压监测
方案十二:高速采集卡
方案商:成都迈硕(52优选量产方案旗舰店)
应用场景:数据采集
方案十三:多功能电参数采集仪
方案商:成都迈硕(52优选量产方案旗舰店)
应用场景:可采集单相或三相电参数,包括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数、频率、电量等参数,通过 4G 通信,传输到服务器平台。
方案十四:汽车电动门泵控制器
方案商:成都迈硕(52优选量产方案旗舰店)
应用场景:门泵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智能判定功能和很高的可靠性,是当前电动伸缩门系统中首选的自动控制设备。
方案十五:公益驿站智能柜设备
方案商:中山硅栈
应用场景:公共场所、政府用途和工业物联网。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AI智能眼镜市场迎来戏剧性增长。行业数据显示,该季度全球总销量突破60万台,较2024年同期飙升216%。然而,表面繁荣下隐藏着市场高度集中的结构性失衡——仅Ray-Ban Meta单品牌就贡献了52.8万台的销量,占据全球市场88%的绝对份额。这一现象折射出中国市场的深层困境:尽管雷鸟V3、小米AI眼镜等本土产品已实现稳定供应,但“发布会热度高涨,终端销售遇冷”的尴尬局面仍在持续,产业整体仍处于发展阵痛期。
华尔街对人工智能(AI)的空前乐观情绪持续升温,将芯片巨头英伟达推至聚光灯下。该公司市值于盘中交易中一度触及惊人的3.92万亿美元,超越苹果公司在2023年12月创下的3.915万亿美元收盘市值纪录,距离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王座仅一步之遥。
国际权威调研机构Omdia于7月3日发布最新预测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电视出货量预计达2.087亿台,与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同比微降0.1%。在全球消费电子需求疲软的背景下,北美与中国市场逆势突破,成为驱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全球半导体巨头三星电子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泰勒市(Taylor, Texas)投资建设的先进芯片制造工厂,其原定于2024年的投产计划现已推迟至2026年。据行业知情人士透露,建设进度调整的主要动因在于当前难以锁定足够的客户订单以及需要适应市场对更尖端制程工艺的需求变化。这一变动引起了外界对半导体市场复苏节奏和大型投资项目落地挑战的关注。
多方供应链信息及行业分析师报告显示,苹果公司(Apple Inc.)针对首款可折叠iPhone的开发工作已进入实质性的原型机(Prototype)阶段。据悉,该项目于今年6月已正式迈入P1(Prototype 1)原型开发阶段。按照苹果既定的产品开发流程,后续还将经历P2和P3阶段,整个Prototype开发流程预计持续约6个月。在此期间,供应链伙伴将进行小批量试产,并由富士康(鸿海精密)及和硕等主力组装厂进行组装整合,核心目标是验证初期生产可行性与关键组件的良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