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交换机的作用介绍 怎么选择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发布时间:2019-12-13 阅读量:1165 来源: 电子工程网 发布人: Viva

随着自动化渐渐成熟并伴随着工业以太网的大量使用和大型工业控制网络的建立而崛起,工业交换机即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也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工业交换机的作用,如何挑选合适的工业交换机?

  

工业交换机的作用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主要是应用于复杂的工业环境中的实时以太网数据传输。以太网在设计时,由于其采用载波侦听多路复用冲突检测(CSMA/CD机制),在复杂的工业环境中应用,其可靠性大大降低,从而导致以太网不能使用。工业以太网交换机采用存储转换交换方式,同时提高以太网通信速度,并且内置智能报警设计监控网络运行状况,使得在恶劣危险的工业环境中保证以太网可靠稳定的运行。


image.png
  

工业现场的环境比普通环境都要恶劣,至少在震动,湿气,温度上都要比普通环境恶劣,普通交换机在设计上没有抵御在工业环境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的能力,普通交换机不能长时间工作在这种恶劣环境下,经常容易出现故障,更使维护成本上升,一般不建议在工业环境中使用商业交换机,为了能使交换机在这种恶劣环境中使用,故生产出能适应这种环境的交换机,工业级别的交换机的可靠性有电源故障,端口中断,可由继电器输出报警,冗余双直流电源输入,主动式电路保护,过压、欠压自动断路保护。
  

(1) 功能: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与工业网络通讯更加接近,比如各种现场总线的互通互联、设备的冗余以及设备要求的实时性。
  

(2)性能:主要体现在适用外界环境的参数不一样,工业环境除了特别恶劣的环境之外,还要求有EMI电磁兼容、温度、湿度、防尘等,特别是温度对工业网络设备的影响是最广泛的。



image.png

  【点击了解http://www.four-faith.com工业交换机详情】

  

如何挑选合适的工业交换机?
  

1、从规范性考虑:工业交换机的挑选要满足行业规范,比如风险较大的场合,要选择契合相应的认证规范的产品;轨道交通行业要选择轨道交通行业认可的产品。
  

2、从通信业务的速率考虑:交换机端口有百兆、千兆和万兆之分,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端口确保承载业务数据的宽带。
  

3、从工作环境方面考虑:主要考虑温湿度、EMC电磁兼容性、防护品级、装置方法和电源等。工业交换机主要是适用极限环境。
  

4、从通信方面来说:需要计算出需要RJ45接口和光纤接口数量,并考虑扩容的问题。
  

5、网管型或非网管型:如果网络架构简单那么可以选用即插即用的非网管型交换机;而如果考虑到后续的维修便利等因素的话,网管型交换机是比较好的选择,因为只有网管型交换机才能做到冗余。


相关资讯
2025年Q1全球AI智能眼镜剧变:Meta独领风骚,中国芯破局在望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AI智能眼镜市场迎来戏剧性增长。行业数据显示,该季度全球总销量突破60万台,较2024年同期飙升216%。然而,表面繁荣下隐藏着市场高度集中的结构性失衡——仅Ray-Ban Meta单品牌就贡献了52.8万台的销量,占据全球市场88%的绝对份额。这一现象折射出中国市场的深层困境:尽管雷鸟V3、小米AI眼镜等本土产品已实现稳定供应,但“发布会热度高涨,终端销售遇冷”的尴尬局面仍在持续,产业整体仍处于发展阵痛期。

英伟达市值迫近历史峰值,AI驱动芯片需求爆发

华尔街对人工智能(AI)的空前乐观情绪持续升温,将芯片巨头英伟达推至聚光灯下。该公司市值于盘中交易中一度触及惊人的3.92万亿美元,超越苹果公司在2023年12月创下的3.915万亿美元收盘市值纪录,距离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王座仅一步之遥。

电视市场前瞻:2025年总量微调,北美与中国逆势领涨

国际权威调研机构Omdia于7月3日发布最新预测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电视出货量预计达2.087亿台,与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同比微降0.1%。在全球消费电子需求疲软的背景下,北美与中国市场逆势突破,成为驱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三星美国芯片厂延期,客户需求与工艺迭代成主因​

全球半导体巨头三星电子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泰勒市(Taylor, Texas)投资建设的先进芯片制造工厂,其原定于2024年的投产计划现已推迟至2026年。据行业知情人士透露,建设进度调整的主要动因在于当前难以锁定足够的客户订单以及需要适应市场对更尖端制程工艺的需求变化。这一变动引起了外界对半导体市场复苏节奏和大型投资项目落地挑战的关注。

苹果折叠iPhone开发步入关键阶段,2026年秋季发布预期增强

多方供应链信息及行业分析师报告显示,苹果公司(Apple Inc.)针对首款可折叠iPhone的开发工作已进入实质性的原型机(Prototype)阶段。据悉,该项目于今年6月已正式迈入P1(Prototype 1)原型开发阶段。按照苹果既定的产品开发流程,后续还将经历P2和P3阶段,整个Prototype开发流程预计持续约6个月。在此期间,供应链伙伴将进行小批量试产,并由富士康(鸿海精密)及和硕等主力组装厂进行组装整合,核心目标是验证初期生产可行性与关键组件的良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