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三星要摒弃Arm架构?5G和汽车芯片投奔RISC-V

发布时间:2019-12-16 阅读量:1051 来源: 智东西 发布人: Jane

12月13日消息,据外媒Anand Tech报道,在硅谷举行的年度RISC-V峰会上,三星表示将采用RISC-V架构来设计公司即将推出的各类芯片,其中就包括5G毫米波射频芯片,该芯片将在2020年搭载在三星的旗舰5G手机中。

 

早在2017年,三星已推出了第一款采用RISC-V架构的芯片。三年来,三星不断对其进行优化和迭代,目前正计划将RISC-V架构投入商业应用中,并从智能手机的毫米波射频处理器开始实践,在此基础上逐渐扩展。

 

据悉,接下来三星的SoC、AI图像传感器、安全管理、AI计算和控制等芯片也将逐渐采用RISC-V架构,安全芯片和汽车自动驾驶领域也不例外。

 

1.jpg 

 

一、三星成第四家公开采用RISC-V架构的公司

 

实际上,三星是继西部数据、英伟达和高通之后,第四大公开宣布采用开源RISC-V架构的公司。

 

2017年12月,西部数据高调宣布,将把RISC-V架构应用在自己未来的所有产品中,包括固态驱动器(SSD)和硬盘驱动器(HDD)。

 

此外,英伟达计划将RISC-V架构用于GPU内存控制器中,高通则将RISC-V架构用于移动SoC。

 

而这些公司,都曾使用过Arm架构来开发自己的处理器。未来,它们是对Arm架构全部舍弃,还是RISC-V和Arm兼得?现在还不好妄下定论。

 

2.jpg 

 

二、为什么使用RISC-V架构?“高性价比”

 

在移动设备领域,主要有Arm这位巨头坐拥着芯片指令集架构市场。

 

然而,Arm架构的授权费十分高昂,且并不完全开源。因此对一些企业来说,拥有一个真正开源的、免除授权费的指令集架构也成为了它们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RISC-V的诞生也掀起了业界波澜。

 

RISC-V架构的起源,始于2010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EECS实验室的研究项目,拥有简洁、模块化指令集架构和稳定性等特点,与历代指令集架构相比有着更高的性价比。

 

有些人认为,如三星一样选择RISC-V架构而非Arm架构的公司,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财务方面的考虑,因为使用RISC-V架构并不需要付授权费。

 

对于像西部数据这样自己做微架构设计的厂商,RISC-V架构也不需附带任何版税,且在实现方面还能为厂商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3.png 

 

三、竞争对手的“反击”

 

面对RISC-V架构日益扩张的生态,Arm在今年也开始进行了调整。

 

例如,今年7月,Arm宣布调整芯片设计授权费模式,采取先试用后付款的方式,让客户在购买前就能尝试使用不同的芯片设计模型进行实验、评估和创新。

 

或是今年10月,Arm还宣布在部分CPU内核引入自定义指令功能,让客户可编写自己的定制指令,以加速特定用例、嵌入式和物联网应用程序。

 

结语:指令集架构竞赛逐渐火热

 

就目前而言,Arm架构依然盘踞着移动设备领域指令集架构市场的龙头位置。

 

随着RISC-V生态的持续扩展,巨头厂商和小公司的不断入局,Arm架构的安稳日子也许将会慢慢面临挑战。

 

但在市场中还有许多声音认为,RISC-V架构离成熟和落地还有较长的距离,它的实用性与商业价值亦有待考证。无论如何,市场厮杀犹如一个江湖,时刻存在着竞争才能不断推进整个产业的向前发展。

 

未来,指令集架构市场是否能成为Arm和RISC-V龙虎相争的局势?RISC-V架构何时才能迎来大爆发?时间将会告诉我们答案。

 

文章来源:Anand Tech

相关资讯
氮化镓如何重塑电机控制格局:效率、密度与响应的全面突破

本文将分析氮化镓在电机控制方案中的核心优势,揭示其如何通过提升效率,减小体积等方式,为电机驱动系统带来质的飞跃。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系统”:深度解析大三电与小三电技术体系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系统架构及工程实现角度,全解剖析新能源汽车的大三电和小三电系统

从汽车电子到多元工业应用:CAN总线技术解析与发展趋势

CAN总线技术通过单一总线替代复杂布线系统,极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维护性

窥见电池灵魂:BMS数据采集如何成为电动时代的神经末梢

数据采集的精度和可靠性,直接决定了整个BMS系统性能的天花板

强强联合!英伟达50亿入股英特尔

英伟达投资50亿入股英特尔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