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市场发展将与传感器紧密联系

发布时间:2021-01-19 阅读量:852 来源: 网络整理 发布人: Viva

据统计,可穿戴设备市场发展空间大,全球出货量已达3.1亿台,同比增长16.7%。随着市场消费的上升和AI等技术的逐渐普及,可穿戴设备已经从过去的单一功能走向多功能,更加便携实用。智能可穿戴设备在医疗保健、导航、社交网络、商业和媒体等许多领域都有许多可开发的应用,可以通过不同场景下的应用给未来生活带来变化。

 

智能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3D眼镜等。其中智能手表是最热门的数码产品,可以通过内置智能系统和智能手机系统联网实现多功能,可以同步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照片、音乐等。


1.jpg

 

可穿戴设备的动态监控和量化标准使个人能够方便准确地掌握自己的健康和锻炼能力,有利于自我健康管理。一些公司开发的附着式心脏监护仪,当附着在佩戴者的胸部时,可以检测心率、体温、运动参数等多项指标。根据这些数据,佩戴者可以科学地纠正错误的运动姿势,调整运动量和强度。

 

此外,过度运动可能对身体造成一定损伤,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在大型马拉松运动中有意识地佩戴心率监测设备,以避免出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等情况。

 

如果你仔细观察这些可穿戴设备,你会发现它们几乎都有类似的功能:跟踪身体运动、监控声音和温度,以及携带麦克风或摄像头。在这些功能的背后,同样的东西也在发挥作用:距离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可以说,可穿戴设备的本质就是传感器,各种传感器使佩戴在身上的小物体能够实现运动跟踪、数据采集、信息传输和交互。

 

传感器作为可穿戴设备的核心设备,根据不同的测量参数应用于不同的产品中,可穿戴设备的功能和性能离不开传感器核心技术的支持。传感器可以为可穿戴设备带来新的交互、创新和有趣的应用以及更好的用户体验。


相关资讯
美国被曝秘密植入追踪器监控高端AI芯片流向 严防技术流入中国

美国为防止高端人工智能(AI)芯片通过第三方渠道流入中国,已秘密要求芯片制造商英伟达(NVIDIA)、超威半导体(AMD)等企业在出口至部分国家的AI芯片中植入追踪程序,以便实时监控芯片流向

晶振行业必备术语手册:工程师必收藏(下)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晶振的每一项参数都与产品命运息息相关——哪怕只差0.1ppm,也可能让整板“翻车”。看似最基础的术语,正是硬件工程师每天必须跨越的隐形门槛。

晶振行业必备术语手册:工程师必收藏(上)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晶振的每一项参数都与产品命运息息相关——哪怕只差0.1ppm,也可能让整板“翻车”。看似最基础的术语,正是硬件工程师每天必须跨越的隐形门槛。

3点区分TCXO温补晶振与OCXO恒温晶振

电路板中常用到恒温与温补这两种晶振,恒温晶振与温补晶振都属于晶体振荡器,既有源晶振,所以组成的振荡电路都需要电源加入才能工作

体积缩小58%!Vishay发布185℃耐受汽车级TVS解决方案​

汽车电子系统日益复杂,尤其在48V架构、ADAS与电控系统普及的当下,对瞬态电压抑制器(TVS)的功率密度、高温耐受性及小型化提出了严苛挑战。传统大功率TVS往往体积庞大,难以适应紧凑的ECU布局。威世科技(Vishay)日前推出的T15BxxA/T15BxxCA系列PAR® TVS,以创新封装与卓越性能直面行业痛点,为下一代汽车设计注入强大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