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医疗”能最终成为虚拟现实应用领域的坚固支柱之一吗?

发布时间:2022-04-24 阅读量:645 来源: 我爱方案网整理 发布人: Aurora

作为VR+行业的热门领域,长久以来,“VR+医疗”始终都是舆论关注的焦点话题。


根据高盛在2016年发布的VR/AR行业报告,预期到2020年,将有80万发达国家的医生接受VR/AR技术引入医疗保健领域并主动使用相关器械设备,预期软件营收高达12亿美元;到了2025年,用户基数将增长至340万人,软件营收也会提升至51亿美元。届时,VR+医疗的市场规模将要超越房地产、零售、视频、直播乃至军事和教育等主流项目,成为仅次于建设工程与视频游戏的焦点VR+行业代表。 


即便是在VR基础技术发展依旧处于早期阶段的当前,我们依旧可以时常从每月的VR+行业融资排行榜上看到医疗卫生项目的名字——且金额往往都相当可观。不过,尽管看上去潜力无限,倘若让我们放弃引人入胜但毫无意义的未来畅想,单纯以现阶段的VR技术发展水准来看,“VR+医疗”真能如我们预期般顺利成长、最终成为虚拟现实应用领域的坚固支柱之一吗?


这确实是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VR+医疗教育:看上去很美


“VR+医疗”


“VR医疗?我懂我懂,不就是模拟手术训练吗?”


——我相信,对于大多数稍微了解VR技术概念的朋友来说,现阶段的“VR+医疗”在大家的印象中应该就是这个定义吧。


乍看之下,现实确实如此——或者说“虽不中亦不远矣”:即便不提特地召开发布会高调公布的VR+医疗培训产品,即便是在Valve的免费VR游戏《The Lab》当中,我们依旧可以看到像模像样的3D全景VR人体模型,从脏器切面图到单独呈现的骨骼系统都不在话下——尽管实际精度也就比学校的人体解剖实体模型强一点点,但至少在表现形式上,Valve确实做出了不错的表率,从“演示”层面上向我们展示了VR技术在医疗教学领域的可观潜力。


“VR+医疗”


有了这种并非专业但影响非凡的内容供应方做出示范,自然会有更专业的开发方尝试进行更深入的探索——既然利用VR技术呈现高拟真度的可互动人体模型已经不在话下,那么,进一步活用互动技术的VR手术,似乎也已经是理所当然的下一步?


理想确实很诱人,但遗憾的是,目前的现实并没有那么乐观:


众所周知,除了艰深的理论学习课程之外,医学教育(尤其是外科相关)最重要的核心就在于“上手实操”——且实际操作的精密度要求之高,在常人眼中俨然已经脱离了常理范畴:之前在朋友圈盛传的“日本仓敷市中央医院利用折叠5mm纸鹤选拔外科医师”并不是耸人听闻的噱头,就在我们身边的医学院中,把香蕉、猪肉、鸡皮乃至泡沫胶和皮肤敷贴作为素材,利用标准的外科器械反复练习缝合打结,最终双手稳如磐石用镊子微雕不在话下的高材生并不罕见——对于外科医生来说,这种“小处不可随意”的动手能力属于职业必备技能,病患的生死,主刀医师的手艺无疑是关键中的关键。


那么,这种重要性不容动摇的训练项目,是否可以交由“身临其境”“灵活互动”的VR技术方案来解决呢?很遗憾,至少以当前的技术水准来看,无论是HTC Vive引以为豪的“灯塔”、Oculus Rift死不认输的“星座”,还是被二三四五线厂商寄予厚望的惯性传感器阵列,现阶段所有的商业化VR空间定位系统实际精度基本都在毫米至厘米级之间徘徊。再加上成熟的精密VR力反馈方案目前来说完全看不到希望,指望这种“徒有其表”的粗糙设备也能训练出手艺合格的外科医生,还不如期待兽医出身的蒙古大夫更靠谱。


“VR+医疗”


退一百步来讲,即便暂不考虑互动方面的要素,最基础的“观察”功能对于现如今的VR设备来说,实际效果也很难达到学术研究目的——除了在直观性方面确实有所提升之外,由于显示单元的分辨率极为有限,呈现在体验者眼前的3D VR图像与标注文字辨识效果并不会比课本上的彩色图解出色太多;再加上目前VR系统的交互模块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完善,“VR化医疗教学”想要取代现如今的课本白板幻灯片模式,依旧还有很远的道路要走——太复杂的且不说,戴着VR头显又该如何做笔记呢?


最基础的“VR+医疗教育”就是如此不靠谱,这个结果势必会让不少朋友大失所望:最接地气的应用方向都行不通,当下的“VR+医疗”难道只能是徒有其表的画饼项目?并不尽然。即便仅仅是凭借目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VR产品,虚拟现实技术依旧可以在医疗领域发挥功用:


幻象中的手:VR Image Training


资历深厚的主刀医师,在执行高难度的外科手术之前,往往会利用长年累月积攒的操作经验,在脑海中提前模拟构想实操过程中的步骤细节;而对于出类拔萃的医师来说,凭借过人的集中力与想象力,更可以将脑海中抽象的动作具象为仿佛自己触手可及的画面,在幻想中用双手对即将到来的挑战进行预演——这种外行看来颇具传奇与浪漫色彩的技能,在不少医疗主题的文艺作品当中经常被视为主角实力的象征;虽说存在一定争议,但正如“Image Training”这个命名一样,确实是最理想的训练手段之一。


可能还会有朋友质疑:之前不是说现阶段的VR产品互动精度无法实现外科手术模拟吗?为什么这里又会出现出尔反尔的结论?其实个中原因并不复杂:显而易见,Image Training必须要有临床或者至少解剖尸体的经验才能实现,换句话来说绝对不是刚刚入学的医学生能够想象的;利用VR技术呈现的并不是理想中能够代替实体解剖的3D模型,而是能够让具备一定经验积累的毕业生无需消耗太多精力也能进行参考的幻象而已——甚至连能够亲手参与的互动也不是必要的,更多的细节交给自己的学识去完善即可。

 


相关资讯
无源晶振YSX321SL应用于高精度HUD平视显示系统YXC3225

在现代汽车行业中,HUD平视显示系统正日益成为驾驶员的得力助手,为驾驶员提供实时导航、车辆信息和警示等功能,使驾驶更加安全和便捷。在HUD平视显示系统中,高精度的晶振是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要素。YSX321SL是一款优质的3225无源晶振,拥有多项卓越特性,使其成为HUD平视显示系统的首选。

拥有卓越性能的高精度超薄低功耗心电贴—YSX211SL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心电监护设备在日常生活和医疗领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无源晶振 YSX211SL 作为一种先进的心电贴产品,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市场上备受瞩目。

可编程晶振选型应该注意事项

对于可编程晶振选型的话,需要根据企业的需求选择。在选择可编程晶振的时候注重晶振外观、晶振的频率、晶振的输出模式、晶振的型号等等,这些都是要注意的,尤其是晶振的频率和晶振输出模式以及晶振的型号都是需要注意的。

性能高的服务器—宽电压有源晶振YSO110TR 25MHZ,多种精度选择支持±10PPM—±30PPM

在现代科技发展中,服务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各种应用提供强大的计算和数据存储能力。而高品质的服务器组件是确保服务器稳定运行的关键。YSO110TR宽电压有源晶振,作为服务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多项优势,成为业界必备的可靠之选。

差分晶振怎么测量

其实对于差分晶振怎么测量方式有很多种,主要还是要看自己选择什么样的方式了,因为选择不同的测量方式步骤和操作方式是不同的。关于差分晶振怎么测量的方式,小扬给大家详细的分享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