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30 阅读量:1815 来源: 我爱方案网整理 发布人: Aurora
湿电子化学品是微电子制造技术的关键性材料,在显影、蚀刻、清洗等工艺中必不可少,直接关系到下游产品质量。TECHCET 目前的预测显示,湿化学品部门的收入增长 6.7%,预计 2022 年将达到 42 亿美元。
由于制造中使用的化学品成本下降,异丙醇 (IPA) 的价格在第二季度末在北美和欧洲都出现了下降。丙酮是一种用作生产 IPA 的替代工艺的化学品,最初由于原油价格上涨导致价格上涨,但最终由于库存高企而下跌。同样,上游丙烯定价影响了 IPA 市场的价格下跌。
由于高需求和其他供应链事件,盐酸和硫酸等其他化学品面临价格上涨。
对于盐酸,钢铁行业的高需求和其他全球事件导致的高通胀率对美国的价格造成了上行压力。此外,主要氯碱计划 Olin 面临不可抗力,导致北美地区盐酸库存的可用性下降。在欧洲,尽管原油价格上涨,其他原材料价格出现波动,但硫酸的需求有所增加。
TECHCET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Lita Shon-Roy 表示:“在我们摆脱通胀和能源成本上升的不确定时期之前,预计价格波动将持续下去。到 2023 年,我们预计电子湿化学品总收入的增长率将放缓至 1.8%。”
放缓将是芯片库存调整的正常周期以及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结果。在短期内,通货膨胀以及能源和原材料成本上升加剧了经济衰退的威胁。再加上一些地缘政治问题可能会威胁到湿化学工业的整体增长。鉴于许多这些晶圆厂计划在 2024 年年中开始生产,预计另一个强劲的增长周期将在 2024 年开始,并将该行业带入下一个十年。
湿电子化学品全球市场格局
湿电子化学品处于精细化工和电子信息行业交叉的领域,其专业跨度大,技术门槛高,被德国、美国和日本的知名企业占据着高端市场大部分份额。
国际上,湿电子化学品的应用始于20世纪60年代,早于中国十几年,因而最先进的技术被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垄断。目前,国际上制备了SEMI G1至SEMI G4不同等级的湿电子化学品标准,领先的企业在G4等级技术上趋于成熟,并在G5等级已有突破。中国的湿电子化学品行业起步较晚,目前在中低端市场已发展成熟,广泛应用于太能电池生产环节,市场竞争激烈;而显示面板、半导体等行业的需求仍然依赖进口。
中国大陆大多数企业湿电子化学品产品等级在SEMI G1至G2,部分企业在单一产品上达到SEMI G3级别,只有极少数企业个别产品达到SEMI G4级别,与世界领先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在湿电子化学品的高端产品上,国产化率仅10%左右。内资企业的布局集中于中低端市场。
湿电子化学品国内仍有成长空间
湿电子化学品领域,江化微、晶瑞股份等少数企业产品技术等级可达到SEMI标准G4、G5级,客户覆盖中芯国际、华润微电子、长电科技等企业,兴发集团、巨化股份等企业也有布局。
半导体材料作为国家大基金二期的重点投资领域之一,伴随投资陆续落地,以及本土公司自主研发成果兑现,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国产替代脚步将进一步加速,有望在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
中国半导体前道用湿电子化学品中,需求量最大的是硫酸和双氧水约各占总需求的25%左右,其次是光刻胶配套试剂(包括显影液、稀释液、剥离液等,未考虑铝制程或铜制程使用的剥离清洗剂产品)约占半导体前道工艺用湿电子化学品需求的20%。
目前国内6吋及以下晶圆加工所用的湿电子化学品的国产化率已经超过80%。8吋晶圆产品加工所用的湿电子化学品国产化率正在不断提升,而12吋晶圆产品所用的湿电子化学品国产化率非常低。
近年来,中国多个8吋或12吋晶圆厂项目落地投产,带动了材料及设备的需求。目前,12吋晶圆加工主导半导体用湿电子化学品需求。12英寸晶圆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湿电子化学品约为24千克/片,8吋晶圆消耗量约为12吋晶圆消耗量的五分之一,约为5千克/片左右,6吋晶圆消耗量约为12吋晶圆消耗量的八分之一左右,约为3千克/片,以此来推算国内半导体用湿电子化学品的需求量。根据未来中国半导体晶圆产能进行推算,亚化咨询预计到2025年,中国半导体用湿电子化学品需求量将超过60万吨。行业国产化率提升机遇明显。
关于我爱方案网
我爱方案网是一个电子方案开发供应链平台,提供从找方案到研发采购的全链条服务。找方案,上我爱方案网!在方案超市找到合适的方案就可以直接买,没有找到就到快包定制开发。我爱方案网积累了一大批方案商和企业开发资源,能提供标准的模块和核心板以及定制开发服务,按要求交付PCBA、整机产品、软件或IoT系统。更多信息,敬请访问http://www.52solution.com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晶振的每一项参数都与产品命运息息相关——哪怕只差0.1ppm,也可能让整板“翻车”。看似最基础的术语,正是硬件工程师每天必须跨越的隐形门槛。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晶振的每一项参数都与产品命运息息相关——哪怕只差0.1ppm,也可能让整板“翻车”。看似最基础的术语,正是硬件工程师每天必须跨越的隐形门槛。
电路板中常用到恒温与温补这两种晶振,恒温晶振与温补晶振都属于晶体振荡器,既有源晶振,所以组成的振荡电路都需要电源加入才能工作
汽车电子系统日益复杂,尤其在48V架构、ADAS与电控系统普及的当下,对瞬态电压抑制器(TVS)的功率密度、高温耐受性及小型化提出了严苛挑战。传统大功率TVS往往体积庞大,难以适应紧凑的ECU布局。威世科技(Vishay)日前推出的T15BxxA/T15BxxCA系列PAR® TVS,以创新封装与卓越性能直面行业痛点,为下一代汽车设计注入强大保护能力。
韩国半导体巨头SK海力士近日在DRAM制造领域实现重大技术飞跃。据ZDNet Korea报道,该公司首次在其1c制程节点中成功应用6层EUV(极紫外)光刻技术,显著提升了DDR5与HBM(高带宽内存)产品的性能、密度及良率,进一步巩固其在先进内存市场的领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