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22 阅读量:745 来源: 综合网络 发布人: bebop
在光伏行业,一场淘汰赛正在悄然上演。近期,多家光伏公司接连出现减产、停产和裁员的情况,部分项目暂停或终止投建,首当其冲的便是电池片和组件项目。这不仅揭示了行业的用工需求冷热不均的现象,也反映出部分企业因订单不足而不得不采取裁员、降级降薪等应急措施。
在这背后,是光伏行业供需矛盾逐渐凸显的现实。一方面,随着P型电池自供率提升和N型组件降本提效,一体化组件厂的生产压力减小,相应地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供给超过需求,组件价格失衡,导致部分企业选择通过裁员和缩减生产来降低成本。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光伏三大主材的价格下降而出口量增加,说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生存环境严峻。
据相关媒体报道,2024年以来,部分光伏企业已经停止招工,有的甚至开始裁员或调低薪资。比如海源复材将滁州项目转让给爱旭科技后,该项目实现了部分投产,但大门口的招聘广告牌显示,“大规模开招”的承诺还未完全兑现。亿晶光电的保安透露,他们公司的招聘已经结束,后续需要等待进一步通知。这些现象都表明,光伏行业的招聘热潮似乎已经过去,一些企业开始收紧人力成本,优化团队结构。
记者实地探访了数家位于滁州的光伏企业和电池组件工厂。他们发现,尽管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同比增长80%,但企业的用工需求却呈现出冷热不一的局面。一些企业甚至停止了招工,而另一些企业则在积极招聘。
一家龙头企业的员工透露,公司最近进行了裁员和降薪。另一家龙头企业的求职者被告知需要再等几天,因为公司正在裁员。海源复材更是将滁州项目以38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了爱旭科技。亿晶光电的情况也类似,他们在常州的产线因设备老化而关停,部分员工被调到了滁州基地。
这场“淘汰赛”并不意味着光伏行业的末日。相反,这可能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正如业内人士所说:“光伏产能存在过剩,但先进产能永不过剩”。在这个阶段,只有那些能够适应市场需求,持续创新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生存下来。
并非所有企业都在这场淘汰赛中处于下风。例如,旭能股份的产能利用率在90%左右,外销比例约为50%,暂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该公司积极拓展了EPC业务,面向本地企业提供工程总承包服务,以消化库存并抵消降价带来的损失。这表明,尽管行业整体压力较大,但仍有企业能够找到新的增长点和应对策略。
英伟达正式发布代号“Rubin CPX” GPU产品,专为AI领域最棘手的“大规模上下文推理”而生。
9月10日,SEMI-e深圳国际半导体展暨2025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展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本届展会由CIOE中国光博会与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简称“大联盟”)共同主办,规模与影响力显著提升,汇聚全球半导体行业顶尖企业、专家学者与产业链关键代表,聚焦光电融合、先进制造与跨领域协同,全方位呈现集成电路与光电子技术的最新成果与发展趋势,为产业创新与合作搭建起高规格、高效率的国际性平台。
华为旗下核心芯片设计公司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完成重大人事调整,徐直军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由技术背景深厚的高戟接棒,同时完成多位高管的更迭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发布通告:“基于国家安全考量”,FCC即刻实施新规,撤销或拒绝由“外国对手”控制的测试实验室的FCC认证资格
为精准锚定行业需求、高效整合产业资源,全力备战2025年11月5–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第106届中国电子展,中国电子展组委会与电子制造产业联盟联合组建专项调研团队,于近期跨越广东、湖南、湖北三省,深入深圳、东莞、长沙、武汉四地,开展了一系列高密度、深层次的企业走访与产业对接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和多轮座谈,调研团队系统梳理了华南、华中地区电子制造产业链资源,为展会的高水平举办奠定了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