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振荡器的分类及设计要点解析

发布时间:2024-07-12 阅读量:5663 来源: 综合自网络 发布人: wenwei

【导读】晶振,全称晶体振荡器,是一种利用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制成的电子元件。石英晶体具有稳定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当受到外加电场作用时,会产生机械振动;反之,当受到外力作用产生机械变形时,也会在晶体内部产生电场。这种特性使得晶振能够产生高度稳定的振荡频率。


晶振的主要作用是为电子设备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在电子设备中,很多功能都需要依靠稳定的时钟信号来驱动,比如CPU的工作、数据传输等。晶振能够产生稳定、精确的振荡频率,为这些功能提供了可靠的时钟源。


晶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计算机、通讯设备、仪器仪表等。在这些设备中,晶振的性能直接影响到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选择适合应用需求的晶振是非常重要的。


一、晶振的分类有哪些?


晶振的分类多种多样,以下是按照不同标准进行的详细分类介绍:


(1)按频率分类:


①低频晶振:频率低于1MHz,主要用于时钟信号、计时器、传感器等领域。


②高频晶振:频率在1MHz以上,主要应用于无线通信、射频、蓝牙、Wi-Fi等领域。


③微波晶振:频率高达100MHz以上,适用于卫星通信、雷达、无线电等高端领域。


(2)按封装形式分类:


①插件晶振:其引脚可以插入电路板插座中使用,这种形式的晶振多用于旧款设备或需要经常更换的场合。


②贴片晶振:可以直接贴在电路板印制线上使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耐震性强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电子设备中。


(3)按材料分类:


①石英晶振:使用石英晶体制造,具有高稳定性和高精度,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


②水晶晶振:使用水晶晶体制造,成本较高,因此主要用于高端产品中。


(4)按工作方式分类:


①无源晶振:无源晶振是一个2个引脚的无极性元件,也被称为晶体。它本身并不能直接产生振荡信号,而是需要借助于外部的时钟电路才能产生振荡。


②有源晶振:有源晶振则是一个完整的振荡器,包含4个引脚。除了石英晶体外,它还包括晶体管和阻容元件,因此其体积较大。有源晶振不需要外部的时钟电路或DSP的内部振荡器,它自身就能产生稳定且精确的振荡信号。


(5)按性能特点分类:


①普通晶振:最简单的晶体振荡器,通常用作微处理器的时钟器件,主要应用于电视机、微波炉等稳定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②差分晶振:输出差分信号,可以消除共模噪声,提高系统性能。


③压控晶振:通过调整外加电压来改变晶振输出频率,主要用于锁相环路或频率微调。


④恒温晶振:利用恒温槽使晶体振荡器中石英晶体谐振器的温度保持恒定,以减小温度变化对振荡器输出频率的影响。


⑤数补晶振:使用MCU技术进行温度数字补偿的晶振,以提高其稳定性和精度。


二、设计要点


晶振的设计要点主要包括合理的PCB布局、‌选择适当的晶振封装、‌正确的电路连接以及考虑负载电容。‌


PCB布局:‌晶振作为电路系统中的时钟信号源,‌其布局对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至关重要。‌在PCB设计中,‌应优先考虑晶振的布局,‌确保其走线简短以减少信号失真,‌并采取措施减少杂散辐射。‌晶振下方所有层不应走线,‌并铺设GND铜皮以增强抗干扰能力。‌此外,‌晶振附近应避免布置数字信号线,‌以减少相互干扰。‌


选择适当的晶振封装:‌常用的晶振封装包括2引脚的插件封装、‌SMD封装和4引脚的SMD封装。‌选择封装时,‌应考虑电路板的尺寸和布局要求,‌以及封装对信号质量和稳定性的影响。‌基本电路设计应保持两个增益电容和相位电容靠近晶体放置,‌以确保良好的性能。‌


正确的电路连接:‌晶振的连接应遵循特定的电路设计规则,‌包括先经过电容后连接晶振,‌以及确保晶体的一对线以类差分形式走线,‌尽量短、‌加粗并进行包地处理,‌以减少信号干扰和提高稳定性。‌


考虑负载电容:‌负载电容是影响晶振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除了连接的两个电容(‌CL1和CL2)‌外,‌还需考虑MCU管脚自身对地的寄生电容、‌管脚之间的杂散电容以及晶振本身的电容。‌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晶振的实际负载,‌设计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晶振的正常工作。‌


注意晶振的驱动级别:‌晶振的驱动级别(‌DL)‌是一个重要参数,‌设计的电路应确保晶振的DL不大于其要求的DL值,‌以避免晶振损坏。‌在晶振电路设计中,‌通过外部电阻限制DL值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综上所述,‌晶振的设计不仅涉及PCB布局和封装选择等物理方面,‌还包括电路连接和负载电容等电气方面的考虑,‌以及驱动级别的注意,‌这些都是确保晶振性能和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推荐阅读:


低功耗MCU在智能燃气表领域解决方案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原则及相关应用方案

提高编码器精准度的有效办法及实战方案

T-BOX各模块功能、选型建议与即插即用的PCBA方案

高速电机的四大关键技术与实战方案


相关资讯
Arm架构逆袭x86:剑指2025年数据中心CPU市场50%份额

全球数据中心CPU市场正经历一场由Arm架构引发的结构性变革。Arm基础设施高级副总裁Mohamed Awad近日高调宣称,计划在2025年底将Arm架构服务器CPU的市场份额从当前的15%提升至50%,直接挑战英特尔和AMD主导的x86帝国。这一目标的底气,源于AI算力需求爆发、能效优势凸显以及全球云巨头的生态倒戈。

英飞凌汽车业务发布中国全链条本土化战略 2027年实现主流产品"中国芯"

全球汽车电子巨头英飞凌近日宣布启动在华业务深度本土化战略,通过"本土化产品定义+本土化生产+本土化生态圈"三位一体布局,加速构建面向中国智能汽车市场的全产业链闭环。该战略明确规划,到2027年将实现覆盖微控制器、功率器件等主流产品的本土化生产,其中备受关注的下一代28nm TC4x微控制器将实现从晶圆制造到封测的完整国产化链条。

SEMI-e 2025深圳国际半导体展:年度科技盛会启幕,全球产业链共拓未来商机!

第七届深圳国际半导体展(SEMI-e 2025)将于2025年9月10-12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办。即日起至4月13日,参展登记通道全面开启,提前锁定席位即可免费获取《SEMI-e 2024完整会刊》,尽览行业前沿趋势。作为亚洲半导体产业标杆级展会,SEMI-e 2025将汇聚超900家全球领军企业,覆盖芯片设计、先进封装、功率器件等全产业链核心环节,打造60,000平方米的一站式技术盛宴。

贸泽开售安森美Acuros CQD短波红外相机:多光谱成像技术赋能工业与医疗革新

2025年4月2日,全球电子元器件代理巨头贸泽电子(Mouser Electronics)宣布开售安森美(onsemi)全新Acuros® CQD®短波红外(SWIR)相机。作为首款集成胶体量子点(CQD)技术的宽光谱成像设备,该相机覆盖400nm至1,700nm波长范围,结合630万像素分辨率、全局快门及70dB高动态范围,为机器视觉、医疗影像、自动驾驶等场景提供“全光谱透视”能力。贸泽电子凭借其全球供应链优势,将加速这一技术在多行业落地,推动工业检测精度与医疗诊断效率的跨越式升级。

村田MHM332型负离子发生器:以创新技术重塑空气净化新标杆

近年来,全球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度显著提升,PM2.5污染、病毒传播及室内异味等问题推动了对高效空气净化技术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于2025年3月正式推出MHM3系列(直流输入系列)的负离子发生器“MHM332型”,计划于同月启动批量生产并提供样品。这一创新产品不仅延续了村田在电子元器件领域的技术优势,更通过性能升级为家电厂商和消费者提供了更高效的空气净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