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5 阅读量:1575 来源: 综合网络 发布人: bebop
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汽车电子领域的飞速发展,对实时性、可靠性和成本效益的需求日益增长,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 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现场总线技术应运而生。CAN由德国Bosch公司在1986年为解决现代汽车中众多测量控制部件之间的数据交换问题而开发,现已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力、医疗设备、工业自动化等多个行业。
CAN通讯解析
CAN通讯是一种多主通信网络,其中每个节点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主动发送信息,没有固定的主节点或从节点。信息的传输基于报文标识符,标识符的数值决定了其优先级,数值越小优先级越高。
CAN报文通常包括以下部分:
标识符(Identifier, ID):决定报文的优先级。
数据长度码(Data Length Code, DLC):指示数据字段的长度。
数据字段:包含最多8字节的有效载荷数据。
CRC字段:用于错误检测。
应答段(ACK Slot):接收节点反馈的确认信号。
结束边界:报文的终止标志。
CAN总线采用非破坏性的总线仲裁技术。当两个或更多节点同时发送时,总线冲突通过比较报文的标识符自动解决,优先级较低的报文将自动停止发送,等待更高优先级的报文传输完毕。
CAN通讯应用
CAN通讯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它连接引擎控制单元(ECU)、刹车系统、仪表盘、娱乐系统等多个控制单元,确保实时、准确的数据交换,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驾驶体验。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CAN通讯用于机器人的协调控制、过程自动化仪表的通信、智能传感器网络等。它可以处理高速数据流,支持复杂控制策略的实施,减少布线成本,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在医疗设备中,CAN通讯用于监控和控制精密仪器,如生命体征监测器、手术机器人和实验室自动化设备,确保数据传输的精确性和及时性。
在航空航天领域,CAN通讯用于飞行控制系统的数据传输,如发动机监控、导航系统和环境控制系统,对实时性和数据完整性有极高的要求。
结论
CAN通讯以其高可靠性、实时性、成本效益和灵活性,成为了多种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通信技术。未来,随着物联网(IoT)和工业4.0的发展,CAN通讯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关键作用,推动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进步。
美国为防止高端人工智能(AI)芯片通过第三方渠道流入中国,已秘密要求芯片制造商英伟达(NVIDIA)、超威半导体(AMD)等企业在出口至部分国家的AI芯片中植入追踪程序,以便实时监控芯片流向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晶振的每一项参数都与产品命运息息相关——哪怕只差0.1ppm,也可能让整板“翻车”。看似最基础的术语,正是硬件工程师每天必须跨越的隐形门槛。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晶振的每一项参数都与产品命运息息相关——哪怕只差0.1ppm,也可能让整板“翻车”。看似最基础的术语,正是硬件工程师每天必须跨越的隐形门槛。
电路板中常用到恒温与温补这两种晶振,恒温晶振与温补晶振都属于晶体振荡器,既有源晶振,所以组成的振荡电路都需要电源加入才能工作
汽车电子系统日益复杂,尤其在48V架构、ADAS与电控系统普及的当下,对瞬态电压抑制器(TVS)的功率密度、高温耐受性及小型化提出了严苛挑战。传统大功率TVS往往体积庞大,难以适应紧凑的ECU布局。威世科技(Vishay)日前推出的T15BxxA/T15BxxCA系列PAR® TVS,以创新封装与卓越性能直面行业痛点,为下一代汽车设计注入强大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