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17 阅读量:1265 来源: 发布人: lina
【导读】有经验的电子工程师都知道,好的设计往往不是追求某一方面的极致表现,而是要能够在诸多彼此制约的技术因素之间进行“折中”,最终找到一个平衡点,以实现更优的解决方案。
有经验的电子工程师都知道,好的设计往往不是追求某一方面的极致表现,而是要能够在诸多彼此制约的技术因素之间进行“折中”,最终找到一个平衡点,以实现更优的解决方案。
换言之,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工程师要做的就是根据实际应用所需,进行合理的取舍。当然,这也意味着有时工程师在做技术决策时会很“纠结”,比如在设计小型化、耐用型互连解决方案时。
融合小型化和耐用性的方案
众所周知,在电子系统互连设计中,小型化和耐用性是相互矛盾的两个设计诉求:前者通常意味着精巧的组件、极简的架构,以实现更为小巧紧凑的外形,因此往往并不那么坚固;而后者为了适用于更恶劣的环境,实现更高的可靠性和长寿命,则需要增加额外的保护机制,这势必会增加解决方案的体积和重量。因此,既要外形紧凑又要坚固耐用的互连解决方案,实现起来并不容易。
不过,这种“既要又要”的设计需求,在现实中又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比如在汽车行业,复杂的应用环境和严苛的安全要求,为想要“上车”的连接器产品树起了一道很高的“耐用性”门槛;与此同时,汽车的电气化和智能化趋势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车载电子电气设备,而车辆自身的空间又是有限的,这就使得小型化设计也成为了刚需。
而且你会发现,对于小型化、耐用型连接器的需求,并非汽车应用这一个孤例。随着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有类似需求的应用正在不断涌现,诸如工业自动化、航空设备、医疗器械、智慧农业、无人机和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等。
随着市场基础的不断扩大,对于连接器厂商来讲,将小型化和耐用性这两个原先相互“独立”的世界融合在一起,打造出一个兼具两者优势的创新互连解决方案,势在必行!
图1:兼具小型化和耐用性的互连应用日趋广泛
(图源:Molex)
小型化和耐用型连接器面临的挑战
然而,正如上文所述,在传统的连接器产品定义和设计时,小型化和耐用性本就是两个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的要素,想要将两者“捏合”在一起,并非易事。
我们先来看看,设计一款优秀的小型化连接器,需要满足哪些要求。
更小的间距
通常我们将具有2.54mm或更小引脚间距的连接器定义为小型化连接器。想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但需要更精巧的设计和更高的加工精度,还需要克服由于密集间距布局带来的信号串扰、散热设计以及高精度装配等方面的挑战。
先进的触点
为了实现小型化,连接器的触点不仅需要实现高性能的电气互连,还要提供稳定的接触保持力,这就对触点的结构设计和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制造出具有低接触电阻、适合精细加工,且满足弹性要求的先进小型化触点。
多功能设计
将信号、电源等互连功能集成在一个紧凑的连接单元中,形成多功能端子(MFT),有助于减少系统设计所需连接器的数量,实现更小型化的解决方案。这也是近年来小型化连接器的一个发展趋势。
柔性连接
以柔性印刷电路(FPC)和柔性扁平电缆(FFC)为代表,它们能够让工程师在空间受限的应用设计中,摆脱刚性连接器和PCB的束缚,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空间,为小型化设计带来更大的自由度。
分析完小型化互连设计的趋势,让我们再来看看耐用型连接器所面临的挑战。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连接器尺寸和质量的减小,这些挑战往往会显得更为严峻。
机械振动
振动是影响连接器电气连接可靠性的一个主要环境因素。为了消除可能的振动风险,连接器在设计时会采用一系列“缓震”措施,包括:端子位置保证(TPA)和连接器位置保证(CPA)等锁定机制、在关键部位的应力释放功能、具有柔性容差特点的浮动触点设计,以及能够提供缓冲作用的灌封与封装等。
密封特性
湿气、灰尘和腐蚀性化学品进入连接器,会破坏电气连接或者加速性能的老化,而且这一挑战会由于连接器的小型化被进一步放大。因此对于耐用型连接器来说,如何强化密封性能是一门必修课。衡量密封特定的IP等级,也就成了汽车等行业可靠性标准中的重要指标,需要在连接器设计时,通过密封组件和增加防护罩等措施去实现。
极端温度
对于连接器来说,高温可能会造成塑料外壳软化、金属膨胀和粘合剂失效,而低温则可能导致材料出现裂纹和断裂,影响互连的可靠性。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需要为连接器选用更具“热弹性”的材料,以抵御极端温度的冲击;另外,也需要采用更优的热管理策略,确保在有限空间中实现良好的散热。
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整合了小型化和耐用性两大优势的连接器,在提升互连解决方案的可靠性、经济性、灵活性等方面固然能带来诸多好处,但是打造这样的产品也势必要同时面对来自两个方面的挑战,需要在材料的选择和加工、可靠性设计、热管理、信号完整性等方面进行通盘的考虑,进行整体的优化。
尽管这个过程并不轻松,不过好消息是,Molex在这一领域已经深耕多年,开发出了不少成熟的商用连接器产品。这就使得开发者在面对“既要紧凑,又要耐用”的设计挑战时,不用再“顾此失彼”,而能够做到“两全其美”。
创新的小型化耐用型互连解决方案
Micro-Lock Plus连接器
在Molex丰富的小型化耐用型连接器产品组合中,Micro-Lock Plus线对板连接器是一个代表性的产品。该系列连接器提供1.25mm和2mm间距的高密度连接,采用耐高温设计,具有极高的电气和机械性能可靠性,可满足汽车及其他行业应用的要求。其一系列优化措施包括:
采用双触点端子设计,提供可靠的接触和足够的端子保持力。
锡铋端子,有利于防止锡须以获得干净且不间断的信号,提升端子坚固性和可靠性。
配有正向锁,能够在不影响紧凑性的前提下确保牢固插接,且可发出咔嗒声,提供清晰的配接状态反馈。
内锁用于双排型号,外锁用于单排型号,在确保小型化的同时实现更加可靠的连接。
可承受-40℃至+105℃的工作温度,符合汽车行业要求,耐受恶劣环境。
具有坚固的金属焊片,提供牢固的PCB保持力并有助于消除焊接应力。
提供2至16位的单排型号(1.25mm和2mm),以及8至42位的双排型号 (1.25mm),为系统设计带来更大的灵活性。
图2:Micro-Lock Plus连接器
(图源:Molex)
DuraClik线对板连接器
DuraClik线对板连接器是另一个值得推荐的Molex小型化耐用型连接器,其具有2.00mm的细小间距,能够提供更高的空间利用率,同时在耐振动和耐高温方面表现出众,具有出色的电气连接可靠性。
图3:DuraClik线对板连接器
(图源:Molex)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DuraClik线对板连接器提供标准、ISL(独立二次锁)和TPA(端子位置保证)等不同的版本,其中TPA端子固定器版本的产品提供高达20N的端子固定力,而ISL版本的产品提供的端子固定力更是高达50N,可满足更为严格的汽车应用要求。
图4:不同版本DuraClik连接器性能比较
(图源:Molex)
DuraClik线对板连接器其他值得关注的特性还包括:
内部自锁定设计:确保牢固插接,可节省更多空间,同时防止由于电缆缠绕导致的闭锁破损。
插接时发出“咔嗒”声:通过声音反馈,确保牢固插接。
宽焊垫设计:实现牢固的PCB固定,可承受100N的向上拉力,符合SAE汽车振动标准。
闭合式触点设计:防止触点受到灰尘和碎屑影响,避免线束装配过程中发生缠绕。
工作温度范围-40°C至+125°C(ISL和TPA产品),适合汽车应用。
惯性锁(TPA产品):在插配过程的前段需要更大的插入力,有助于确保连接牢固。
提供镀金端子选项:进一步提升耐用性,支持更多插接次数。
提供便于拾放的开放区域:支持自动化电路板装配工艺,无需使用聚酰亚胺胶带。
Premo-Flex FFC跳线
除了以上“刚性”的连接器,Molex也提供小型化耐用型的“柔性”互连解决方案,比如Premo-Flex扁平柔性电缆(FFC)跳线。
该产品将Premo-Flex FFC电缆与Easy-on连接器相结合,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扁平柔性连接解决方案,在两个PCB之间或PCB与显示单元之间提供可靠、耐用和灵活的连接,有助于开发者更好地利用PCB空间,在降低组件成本的同时,提供可靠的板对板连接。
一方面,Premo-Flex微型化互连解决方案可在更小的封装尺寸内实现精细间距、支持更高的电路数量,并提供不同电缆长度、电路数和锁拴功能等选项,以满足不同行业小型化应用设计的要求。对于特殊的应用,还可以通过定制实现更优的空间布局。
另一方面,Premo-Flex FFC跳线为适应高振动环境和提供更佳的信号完整性也做了优化——其具有正面拴锁以保持恒定的连接,同时提供屏蔽功能以增强信号完整性,防止数据损坏或信号丢失。
Premo-Flex高速LVDS解决方案使用差分信号对来消除共模噪声并增强信号完整性。FFC 的USB连接阻抗为90Ω,HDMI连接阻抗为100Ω,可支持视频显示器和摄像头等高速数字接口。
总之,Premo-Flex FFC跳线可以提供更小的尺寸、更好的信号完整性、更大的灵活性和坚固的耐用性,是适用性非常广泛的互连解决方案。
图5:Premo-Flex FFC跳线
(图源:Molex)
本文小结
随着应用的发展,小型化耐用型连接器市场正在稳步增长。根据Verified market Report的预测,该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6%。
由市场增长拉动的相关技术和方案的定义和开发,使得工程师现在能够利用单一连接器产品,同时满足小型化和耐用型这两个原先彼此矛盾的设计诉求,同时得到“鱼和熊掌”。
在这一创新的产品领域,Molex可以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为更多互连应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文章来源:贸泽电子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
推荐阅读:
实时时钟(Real-Time Clock,简称RTC)是一种专用的集成电路,用于提供精确的时。间基准。32.768kHz晶振因其二进制分频的便利性而称为RTC中最常用的时钟源,确保RTC在各种应用场景中能够提供可靠和准确的时间基准。
作为数字电路的同步基准:数字电路中的各种操作,如微处理器的指令执行、数据的传输与存储、计数器的计数等,都需要按照精确的时间顺序进行。晶振产生的稳定时钟信号为这些操作提供了统一的时间基准,确保各个部分协调工作。
近期,中国AI初创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凭借其DeepSeek-R1、V3等系列开源模型,以极低的成本实现了与ChatGPT相媲美甚至超越的性能,这一消息在业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对传统的“算力为王”和“scaling law”观念提出了挑战。
致力于亚太地区市场的国际领先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大联大控股宣布,其旗下品佳推出基于达发科技(Airoha)AB1571D、AB1571AM和AB1565AM产品的LE Audio耳机方案。
无线通信模块在智能家居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使得各种智能设备能够相互通信,并与互联网连接,从而实现远程控制、自动化操作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