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28 阅读量:4659 来源: 综合自网络 发布人: wenwei
【导读】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报告指出,全球NAND Flash市场供需格局迎来关键转折。受原厂持续减产、消费电子品牌提前备货及终端库存回补需求驱动,2025年第二季度NAND Flash价格将结束长达一年的下行周期,整体呈现止跌回升态势。其中,消费级固态硬盘(Client SSD)及NAND Flash晶圆(Wafer)合约价领涨,分别季增3-8%与10-15%,企业级存储(Enterprise SSD)价格则进入筑底阶段。随着Windows系统换机潮、端侧AI普及及数据中心需求回温,产业链复苏信号进一步强化。
1. 市场整体趋势:减产与补库共振,价格止跌企稳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报告,自2024年第四季度起,全球NAND Flash原厂大规模减产效应逐步显现,叠加消费电子品牌提前备货、PC/智能手机/数据中心等终端需求回暖,2025年第二季度NAND Flash价格将结束连续下跌趋势,实现止跌回升。其中,**NAND Flash Wafer(晶圆)和消费级SSD(Client SSD)**合约价涨幅最为显著,预计环比增长3%-15%。
2. 细分市场表现:消费级SSD领涨,企业级需求分化
消费级SSD(Client SSD):受Windows 10停服换机潮、新一代CPU升级及端侧AI(如DeepSeek技术)普及推动,需求激增。原厂通过减产与供货策略调整实现供需平衡,预计第二季度合约价环比上涨3%-8%。
企业级SSD(Enterprise SSD):中国市场因AI训练成本下降带动高效能存储需求激增,北美市场则呈现两极分化——服务器品牌商订单疲软,但CSP(云服务商)受益于英伟达Blackwell平台出货,需求微增。尽管订单量小幅提升,但受一季度PCIe 4.0库存去化影响,价格预计与上季持平。
eMMC/UFS:智能电视、平板及新兴市场低端手机需求稳定,叠加中国“以旧换新”政策刺激,订单量增加。但因原厂减产缓解价格压力,第二季度合约价维持平稳。
3. 晶圆(Wafer)市场:供应紧缩与需求复苏推动价格跳涨
随着模组厂和OEM厂加大采购,叠加企业级SSD需求回升带动高端Wafer需求,NAND Flash Wafer价格触底反弹。原厂通过减产减少供应,并调整高容量产品定价策略,预计第二季度Wafer合约价环比上涨10%-15%。
4. 产业链调整:减产策略加速行业整合
为应对2024年以来的供过于求,美光、三星、铠侠等原厂自2024年第四季度起持续减产,并通过延后制程升级控制产能。这一策略有效缓解供需失衡,但长期可能加速中小厂商退出市场,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5. 未来展望:AI与政策驱动长期需求
AI技术渗透:DeepSeek降低AI部署成本,推动端侧AI设备及企业级存储需求;英伟达Blackwell平台和QLC技术进一步刺激高容量SSD需求。
政策利好:中国“以旧换新”政策加速消费电子库存去化,智能手机品牌或于二季度扩大低价库存采购。 TrendForce预测,2025年NAND Flash价格将呈“V型”走势,下半年涨幅或进一步扩大至8%-15%。
结语:
2025年第二季度NAND Flash市场迎来关键转折点,减产效应与补库需求共同推动价格复苏。随着AI应用深化及供应链策略调整,行业有望步入新一轮增长周期。投资者可重点关注消费级SSD、高端Wafer及企业级存储领域的机会。
推荐阅读:
ADI新一代高精度MEMS惯性测量模块上市 革新工业自动化与机器人技术
瑞萨电子发布ASIL B合规双通道LCD视频处理器,强化车载显示安全体系
贸泽开售Nordic nRF9151 SiP:紧凑低功耗设计赋能物联网与DECT NR+创新应用
中国IC领袖峰会 | 中国IC设计成就奖颁奖典礼暨《国际电子商情》创刊40周年产业特别贡献人物颁奖盛典同日荣耀收官
日本半导体设备2025年前两月销售额同比飙升31% 创历史新高
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刻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与自主创新的历史性机遇。第106届中国电子展紧扣《"十四五"规划》制造强国战略,聚焦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集中展示从材料、设备到应用的国产化突破成果。
在现代电子系统设计中,混合信号PCB的接地策略直接影响电路性能与信号完整性。晶振作为时序控制的核心元件,其接地方式需严格遵循噪声抑制与电流回流路径优化的基本原则。
在精密电子系统中,时钟源的稳定性与精度直接影响整体性能。温补晶振(TCXO)凭借其优异的温度补偿特性,长期以来广泛应用于通信、导航等领域。然而,随着现代电子设备对频率控制要求的日益提高,压控温补晶振(VC-TCXO)因其兼具温度补偿与电压调谐能力,逐渐成为高精度场景下的潜在替代方案。
据最新消息,苹果公司计划于2027年推出其首款机器人产品,这款代号为"Eve"的虚拟伴侣机器人,将结合苹果在硬件设计、人工智能和用户体验方面的优势,开创消费级机器人新品类。不同于传统功能性机器人,苹果的这款产品更注重情感连接和个性化陪伴,有望重新定义人机交互的未来。
在当前全球电子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转型的背景下,产业链协同创新已成为突破技术壁垒的关键路径。本次走访聚焦微焦点X-RAY检测、自动化测试烧录一体化、半导体封装工艺等核心技术领域,通过构建"技术攻关-场景验证-生态协同"的三维合作模型,旨在打通从实验创新到规模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