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红外成像市场2024年突破百亿,技术创新驱动应用场景多元化

发布时间:2025-04-1 阅读量:1477 来源: 综合自网络 发布人: wenwei

【导读】据Global Market Monitor数据,2024年全球红外及热成像系统市场规模达81.31亿美元,预计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达9.27%。民用领域成为主要增长引擎,工业检测、安防监控、医疗健康等需求推动市场规模扩容。以中国为例,2023年民用红外热像仪市场规模达74.65亿美元,同比增长7.29%,预计2025年增至85.33亿美元。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因成本下降和技术成熟,加速渗透消费电子及汽车辅助驾驶等新兴领域。


7.jpg


市场规模:民用需求引领增长,2024年全球红外成像市场规模达81.3亿美元


据Global Market Monitor数据,2024年全球红外及热成像系统市场规模达81.31亿美元,预计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达9.27%。民用领域成为主要增长引擎,工业检测、安防监控、医疗健康等需求推动市场规模扩容。以中国为例,2023年民用红外热像仪市场规模达74.65亿美元,同比增长7.29%,预计2025年增至85.33亿美元。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因成本下降和技术成熟,加速渗透消费电子及汽车辅助驾驶等新兴领域。


技术突破:高分辨率与多光谱融合成核心方向


红外成像技术正从单一热感知向多维度探测升级。制冷型中波红外(MWIR)和长波红外(LWIR)仍是高端应用主流,但非制冷微测辐射热计凭借低成本优势占据民用市场主导,2024年非制冷探测器市场规模占比超98% 。同时,短波红外(SWIR)技术因高穿透性和反射成像特性,在激光制导、反无人机系统中快速崛起,预计2030年SWIR细分市场规模达1.02亿美元。中国企业在探测器分辨率上取得突破,1280×1024高分辨率芯片已进入量产阶段,结合AI算法优化,显著提升图像清晰度与目标识别精度。


应用场景:从工业检测到消费级市场的全面渗透


工业领域是红外技术最大应用场景,占全球民用市场需求的67%以上。电力设备监测、半导体制造缺陷检测等场景推动红外热像仪在工业测温中的普及。消费级市场则呈现爆发潜力,智能手机集成红外测温功能、车载夜视系统及智能家居安防设备需求激增。例如,短波红外LED在气体检测、医疗影像中的应用年增速超25%,而物联网红外传感器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XX亿美元,智能家居和自动驾驶成为关键驱动力。


供应链重构:国产化替代加速,行业垂直整合加剧


中国红外产业链自主化进程显著,晶圆代工、探测器芯片到整机制造实现全链条突破。高德红外、睿创微纳等企业已建成非制冷及制冷型探测器生产线,国产探测器市占率从2019年的不足20%提升至2024年的43%。全球范围内,并购整合重塑竞争格局,如法国Lynred收购NIT、Exosens并购Xenics,推动SWIR领域技术协同。与此同时,AI驱动的创新企业(如Anduril、Shield AI)通过软件定义硬件模式,颠覆传统红外设备开发逻辑,吸引资本加速布局。


未来挑战:成本与性能的平衡战


尽管市场前景广阔,行业仍面临多重挑战。非制冷长波红外(LWIR)传感器因价格高于中波红外,面临微测辐射热计的性能挤压。此外,高分辨率探测器带来的数据量激增,对实时处理算法和硬件算力提出更高要求。供应链方面,晶圆代工和光学镜头等上游环节的国产化率仍需提升,部分高端材料仍依赖进口。未来,企业需在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间寻找平衡,同时拓展新兴应用场景以实现持续增长。



推荐阅读:


Littelfuse推出耐用性升级版PTS845轻触开关:以百万次寿命助力高端设备微型化设计

华为2024年营收突破8600亿,研发投入创新高,智能汽车业务增长470%

2024 Q4全球手机芯片市场洗牌:联发科卫冕 苹果猛追 国产紫光展锐强势崛起

大联大世平集团推出MemryX+瑞芯微边缘AI多路检测方案,20 TOPS算力赋能智能监控新场景

基于NXP i.MX6UL/6ULL的高效嵌入式解决方案:加速工业与物联网创新



相关资讯
低成本玩转Bode分析!共模扼流圈让普通示波器秒变网络分析仪神器

在电子工程领域,频率响应分析(Bode分析)一直是电路设计和调试的重要工具。然而,专业网络分析仪的高昂价格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一个令人惊喜的解决方案——共模扼流圈与示波器的黄金组合,可以极低成本实现专业级Bode分析。通过巧妙利用共模扼流圈的独特特性,配合普通示波器的基本功能,即使是预算有限的爱好者也能获得准确的频率响应曲线。

高速USB接口PCB设计指南:从2.0到3.0的关键技术突破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USB接口已成为数据传输和电力供应的标准配置。一个优秀的USB接口PCB设计不仅能确保信号完整性,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接口的理论传输速度

国产半导体重大突破!攻克28nm以下e-Flash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8月2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迎来里程碑式进展——领开半导体成功研发并量产28nm以下嵌入式闪存(e-Flash)技术,一举打破国外厂商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存储芯片的技术空白,更为国产MCU、汽车电子及AIoT设备的自主可控提供了关键支撑。

特朗普政府芯片入股计划引争议,全球半导体格局或生变!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美国特朗普政府正考虑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入股包括英特尔在内的三大芯片巨头,以加强对半导体产业的控制。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行业震动,外界担忧此举可能重塑全球芯片产业格局,并对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

第106届中国电子展:构建产业新生态,打造全球创新枢纽

​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刻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与自主创新的历史性机遇。第106届中国电子展紧扣《"十四五"规划》制造强国战略,聚焦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集中展示从材料、设备到应用的国产化突破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