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7 阅读量:1057 来源: 综合自网络 发布人: wenwei
【导读】根据路透社及多家机构预测,韩国三星电子2025年第一季度的营业利润预计为5.2万亿韩元,较2024年同期的6.6万亿韩元大幅下滑21%,连续三个季度低于市场预期。这一业绩波动背后,既有半导体业务的持续低迷,也有管理层重组、外部政策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

一、半导体业务:HBM落后与代工业务延迟的双重压力
1. HBM市场失守
三星在高端存储芯片领域的关键战场——高带宽内存(HBM)竞争中明显落后于SK海力士。自2024年中期以来,SK海力士凭借更优的良率和技术方案(如MR-MUF封装技术)主导了英伟达等AI芯片巨头的订单,而三星的HBM3E产品因良率仅10%-20%且功耗较高,至今未通过英伟达认证,导致其HBM市场份额被挤压至约40%。
3. 代工业务进展迟缓
三星的晶圆代工业务同样陷入困境。原定2026年投产的美国得州泰勒市工厂因缺乏大客户订单和良率问题,量产时间已推迟至2027年,较原计划延迟三年。此外,三星2025年晶圆代工部门的资本支出预算被削减50%(降至5万亿韩元),进一步限制其技术迭代能力,与台积电的差距持续扩大。
二、移动业务成亮点,但难抵整体下滑
尽管半导体业务承压,三星的移动与网络部门表现亮眼。受益于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及韩元贬值带来的汇兑收益,该部门2025年Q1利润预计达3.7万亿韩元,同比增长5.7%。然而,消费电子领域面临美国政府加征关税的潜在风险,可能推高全球销售成本并抑制需求。
三、外部挑战与战略调整
1. 关税政策与供应链风险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可能对三星智能手机、电视等消费电子产品造成成本压力。尽管三星计划通过多元化生产基地布局应对,但这一战略需数年时间落地,短期内难以缓解冲击。
2. 技术追赶与内部改革
为扭转颓势,三星正加速新一代HBM4和2nm制程的研发,并重组半导体封装供应链以提升竞争力。管理层亦启动组织架构调整,包括更换半导体部门负责人、增设技术研发团队,试图突破官僚化决策瓶颈。
四、行业展望:存储市场复苏与竞争格局重塑
TrendForce预测,2025年全球HBM需求将再翻倍,但三星需在良率和客户认证上实现突破才能争夺份额。与此同时,中国科技企业囤积三星HBM2E芯片以应对美国限制,这一需求短期内或为三星提供缓冲。
三星电子的2025年开局充满挑战,半导体业务的疲软暴露了其在技术迭代和客户响应上的短板。尽管移动业务和汇率因素带来短期支撑,但能否在AI驱动的存储与代工市场中重拾竞争力,将取决于其技术突破速度与战略执行力。未来一年,三星与SK海力士的“半岛内斗”及与台积电的代工差距演变,将成为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关键观察点。
推荐阅读:
美国新关税政策叠加需求波动 2025年Q2全球显示面板产能或跌破80%红线
TDK携AI与绿色科技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加速可持续未来转型
国产车规级芯片DF30突破技术壁垒,东风汽车牵头联合体明年实现量产
近日,小鹏汽车正式发布其首款增程式电动车型,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军增程赛道。据悉,董事长何小鹏曾先后五次在公司内部推动增程技术路线的立项,此次新车的发布,不仅实现了技术路线的重大突破,更展现了小鹏汽车在市场竞争中的战略灵活性。
全球云计算市场迎来历史性时刻!亚马逊旗下AWS近日与OpenAI达成一项为期多年的算力合作协议,总金额预计高达380亿美元。根据协议,AWS将成为OpenAI未来大模型训练与推理服务的核心云服务商,并提供包括英伟达最新芯片在内的大规模算力支持。
继Meta之后,又一科技巨头加入天量融资行列。近期,谷歌母公司Alphabet被曝正计划发行公司债,规模可能超过200亿美元,为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研发注入巨额“弹药”。这一举动凸显出,在全球AI军备竞赛持续升温的背景下,即便是现金流充沛的科技巨头,也对资本投入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渴求。
2025年底,显示行业一则消息引发关注:LG电子宣布其Micro RGB技术荣获CES 2026创新奖。令人玩味的是,三星早在数月前就已推出同名技术——两大韩系巨头在新技术命名上再次不谋而合。
最新市场调研数据揭示,中国AI云服务市场格局日趋明朗,其中阿里云以35.8%的显著市场份额强势领跑,成为驱动该领域增长的核心引擎。这一数据不仅印证了市场对智能化转型的迫切需求,更凸显出头部云厂商在技术、生态与市场战略上的综合优势已转化为坚实的行业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