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禁带半导体技术驱动低碳未来:SEMICON China 2025揭示SiC/GaN产业新蓝图

发布时间:2025-04-8 阅读量:186 来源: 英飞凌 发布人: wenwei

【导读】在SEMICON China 2025这场全球半导体行业盛会上,来自全球的顶尖企业与专家齐聚上海,围绕“跨界全球•心芯相联”的主题,聚焦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材料设备等全产业链的革新。作为展会亮点,首届“亚洲化合物半导体大会(CS Asia)”重磅登场,深度探讨宽禁带半导体(WBG)技术的生态布局与前沿应用。英飞凌科技高级副总裁Johannes Schoiswohl在开幕演讲中,以《下一代功率半导体(SiC和GaN):实现低碳化与数字化世界》为题,揭示了碳化硅(SiC)与氮化镓(GaN)技术的突破性潜力,并直面行业面临的供应链、成本与可靠性挑战,为产业升级提供全新路径。


15.jpg


作为亚洲规格最高的半导体盛会之一,SEMICON China同期举办了20余场专题论坛,其中,“亚洲化合物半导体大会(CS Asia)”首次设立,聚焦宽禁带半导体(WBG)技术的前沿应用与生态发展。在大会开幕主题演讲中,英飞凌科技高级副总裁、氮化镓业务负责人Johannes Schoiswohl发表了《下一代功率半导体(SiC和GaN):实现低碳化与数字化世界》的演讲,深入剖析了宽禁带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现状、产业挑战及其系统级创新价值,为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下一代功率半导体:

SiC与GaN如何驱动低碳化与数字化


Johannes指出,虽然SiC和GaN技术日益成熟,但行业仍面临三大关键挑战:


  ●    第二供应源的需求:客户希望有多样化的供应商选择,但目前市场上的封装方案大多独特且非标准化。英飞凌正在与其他供应商合作,推动封装设计的标准化,以便为客户提供更多的第二供应源,增强供应链的稳定性。


  ●    成本优化:当前,宽禁带半导体(如SiC和GaN)的成本相对较高,但通过采用300毫米晶圆生产,可显著降低制造成本。预计未来三至五年内,SiC和GaN的成本将逐步接近硅基器件,使其在更多应用领域实现商业化落地。


  ●    质量与可靠性:许多客户仍对SiC和GaN的可靠性存有疑虑。为此,英飞凌投入大量资源,通过严格的测试和验证,确保其质量和寿命达到甚至超越硅器件的水平。


系统级优化:从单点性能到全局革新


针对宽禁带半导体在系统级优化中的应用与优势,Johannes从六个方面进行展开:


1. AI系统与高性能计算:在AI领域,客户对计算能力的需求持续激增,例如单机架需实现1兆瓦的算力。与此同时,安全性与能效成为关键指标。在车载充电器(OBC)领域,提升能量转换效率、降低损耗,将进一步减少电动车综合成本。


2. 消费电子与适配器革新:消费电子正朝着小型化、统一化方向发展。GaN凭借高效能与低系统成本,成为适配器设计的未来技术首选。


3. 宽禁带半导体的系统价值:尽管GaN与碳化硅(SiC)器件单价高于硅基产品,但其系统级优势显著:


  ●    更高效率:GaN在开关损耗等关键指标上超越硅与SiC;

  ●    更高功率密度:实现更紧凑、高效的电力转换系统;

  ●    系统简化:如单级AC-DC拓扑可减少元件数量与成本。


4. 车载充电器的技术突破:传统OBC采用双级转换(AC-DC→DC-AC),而基于GaN的新型单级拓扑能大幅降低损耗与元件数量。集成化设计(如双向开关)进一步优化成本与性能。


5. 300毫米晶圆量产进程:目前85%的300毫米晶圆工艺可复用现有硅产线设备,助力成本优化并提升生产效率。


6. 共建宽禁带半导体生态:释放GaN/SiC潜力需全产业链协同,包括PCB、被动元件、驱动电路及控制器供应商。英飞凌通过参考设计和技术支持,助力客户加速向新拓扑与设计方法转型。


面对全球能源转型与数字化浪潮,英飞凌明确表示将持续加码SiC与GaN技术创新,从晶圆制造工艺优化到系统级应用方案升级,携手产业链上下游构建协同生态。通过推动封装标准化、300毫米晶圆量产以及跨领域技术融合,宽禁带半导体有望在未来三至五年内突破成本瓶颈,全面赋能AI计算、新能源车、消费电子等高增长市场。这场技术革命不仅将重塑半导体产业格局,更将加速全球迈向“零碳智造”的未来——以更高效的能源转换、更紧凑的系统设计,为数字化与低碳化目标写下硬核注脚。



推荐阅读:


Marvell以25亿美元出售汽车网络业务予英飞凌,盘后股价涨超3%

ROHM推出车规级高精度电流检测放大器 助力电动汽车电源系统升级

贸泽电子发布预测性维护解决方案平台,赋能智能制造新未来

存储芯片市场惊现价格地震!三星领涨5%引爆产业链变局

大联大品佳推出基于英飞凌IDP2308与CoolGaN™ G5的200W超薄电视电源方案



相关资讯
5G+RedCap双擎驱动!移远通信全场景方案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智能化升级

在"双碳"战略目标的驱动下,电力行业正经历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深度变革。4月14-15日,第五十届电工仪器仪表产业发展大会在重庆召开,全球物联网领军企业移远通信携覆盖"发-输-变-配-用"全环节的电力通信解决方案亮相,通过5G、RedCap、电力专网等创新技术矩阵,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底层技术支撑,现场展示的20余款智能终端及核心模组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意法半导体重塑全球制造布局:投资碳化硅与AI驱动,三年战略转型瞄准数亿美元降本

面对半导体市场需求的结构性调整与行业技术迭代加速,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于2025年4月公布了一项为期三年的全球制造布局重塑计划,旨在通过12英寸硅基与8英寸碳化硅先进制造设施的投资、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升级,以及全球成本基础调整,巩固其IDM模式的核心竞争力。该计划预计每年节省数亿美元成本,同时优化全球2,800名员工结构,以应对市场波动并抢占新一代技术高地。

国民技术2024年报:营收突破11.67亿增12.62% 半导体业务量增80%驱动减亏近六成

国民技术(300077.SZ)4月16日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68亿元,同比增长12.62%,创近三年新高。尽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仍亏损2.35亿元,但同比减亏幅度达58.82%,经营质量显著提升。

英特尔携手MAXHUB发布新一代企业级AI PC 全系搭载酷睿Ultra重塑智能生产力

在2025 InfoComm China展会上,英特尔与MAXHUB联合推出三款企业级AI PC产品——D90te工作站、D30te及D35se系列台式机,通过酷睿Ultra处理器与锐炫显卡的深度协同,打造国内首个覆盖高性能计算到灵活部署的AI终端矩阵,为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硬件底座。

韩国对华出口创九年新低:半导体国产替代冲击下贸易格局重构,美国首超中国成第一大市场

2025年第一季度,韩国对华出口额降至288亿美元,创2016年以来最低水平,较去年同期显著下滑。与此同时,韩国对美出口额达303.4亿美元,自2021年来首次超越中国,成为韩国第一大出口市场。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全球供应链的重构,更揭示了中国技术自主化与中美贸易摩擦对韩国经济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