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遭“无限期”出口禁令!英伟达H20芯片断供中国,百亿美元市场遇挫

发布时间:2025-04-16 阅读量:2394 来源: 综合自网络 发布人: wenwei

【导读】当地时间2025年4月9日,美国政府正式通知英伟达,要求其向中国(含港澳地区)及D:5国家出口H20人工智能加速器及同等性能芯片时,必须申请出口许可证,且该限制自4月14日起“无限期生效”。美国政府声称,此举是为防止相关产品被用于中国超级计算机或军事领域。


20.png


一、事件背景:美国对华AI芯片管制再升级


当地时间2025年4月9日,美国政府正式通知英伟达,要求其向中国(含港澳地区)及D:5国家出口H20人工智能加速器及同等性能芯片时,必须申请出口许可证,且该限制自4月14日起“无限期生效”。美国政府声称,此举是为防止相关产品被用于中国超级计算机或军事领域。


H20是英伟达为应对2023年美国对华出口管制而推出的“特供版”芯片,性能仅为旗舰产品H100的三分之一,但凭借与英伟达CUDA生态的兼容性,仍是中国企业训练大模型的首选。2024年,H20在中国市场贡献收入约120亿至150亿美元,占英伟达全球AI芯片销售额的60%以上。


二、英伟达的困境:55亿美元库存减值与供应链震荡


受禁令影响,英伟达预计在2026财年第一季度(截至2025年4月27日)计提高达55亿美元的库存减值及采购违约费用,直接冲击其全年营收预期。市场分析机构预测,若禁令持续,英伟达中国区收入或从2024年的171亿美元暴跌至个位数水平。


消息公布后,英伟达股价盘后暴跌6%,AMD、台积电等供应链企业股价同步下挫,日韩设备供应商爱德万测试、SK海力士亦受波及。


三、中国市场“断链”危机:科技巨头加速国产替代


中国头部科技企业首当其冲。字节跳动、腾讯、阿里等曾是H20最大客户,2024年采购量分别达23万颗,仅次于微软的48.5万颗。禁令实施后,中国企业转向华为昇腾910B、百度昆仑芯等国产芯片。尽管昇腾910B在训练性能上仍落后于H20,但已支持推理任务,并逐步向训练场景渗透。


与此同时,中国算力租赁市场升温。部分企业通过云端租赁英伟达V100、T4等未被禁芯片,或转向自主搭建混合算力集群,以缓解短期缺口。


四、全球产业链重构:中美科技博弈走向“硬核对抗”


美国此举被视为“技术冷战”的进一步升级。除芯片出口外,美国还施压日本、荷兰限制对华光刻机出口及维护服务,试图全面封锁中国先进制程发展。


中国则以“组合拳”反制:


1. 供应链自主化:华为“超节点”技术通过服务器集群优化,训练效率较英伟达方案提升20%,能耗降低40%;国产ABF载板企业扩产,预计2025年营收突破12亿元。

2. 原材料反制:对镓、锗等半导体关键材料实施出口管制,打击美国供应链。

3. 生态构建:国资委加速推进AI体制机制建设,推动中央企业与本土芯片企业协同创新。


五、未来展望:中国半导体能否破局?


短期来看,禁令将导致中国AI企业算力成本上升,中小型公司或暂停大模型研发。但长期而言,美国技术封锁正加速中国半导体产业“硬突围”:


  ●    技术突破:华为昇腾、寒武纪MLU等国产芯片性能迭代加速,预计2025年出货量达30万-40万枚,逐步缩小与英伟达差距。

  ●    生态重构:百度、腾讯等企业推动AI框架与国产芯片适配,减少对CUDA生态依赖。

  ●    全球合作:中国与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共建技术联盟,推动全球供应链“去美国化”。


结语


英伟达H20禁令不仅是中美科技博弈的缩影,更标志着全球半导体产业进入“自主生态”竞速阶段。正如英伟达CEO黄仁勋所言:“封锁只会迫使中国加速创新。”这场博弈的终局,或将由市场与技术创新的双重逻辑决定。


相关资讯
贸泽电子Mouser Talks Tech专访FIRST®创始人Dean Kamen

在这场独家专访中,Kamen深入探讨了FIRST在激发学生热情,促进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 (STEM) 领域职业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

贸泽推出全新安全资源中心 为设计工程师提供数字防御知识

生成式AI正通过大规模制造个性化、语法准确而且符合情境的攻击来重塑网络钓鱼格局。

氮化镓如何重塑电机控制格局:效率、密度与响应的全面突破

本文将分析氮化镓在电机控制方案中的核心优势,揭示其如何通过提升效率,减小体积等方式,为电机驱动系统带来质的飞跃。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系统”:深度解析大三电与小三电技术体系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系统架构及工程实现角度,全解剖析新能源汽车的大三电和小三电系统

从汽车电子到多元工业应用:CAN总线技术解析与发展趋势

CAN总线技术通过单一总线替代复杂布线系统,极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维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