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迈斯欧司朗全球最小ChipLED发布,14mW光功率重塑医疗级穿戴监测

发布时间:2025-04-18 阅读量:595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wenwei

【导读】上海,2025年4月18日 —— 全球光电传感技术领导者艾迈斯欧司朗(ams OSRAM,SIX:AMS)正式发布革命性微型化ChipLED产品 CT ELLN51.14。该产品以仅 1.2mm×1.0mm×0.6mm 的沙粒级尺寸,突破性地实现 14mW光功率输出 ,较前代亮度提升20%,为智能穿戴医疗级监测设备树立性能新标杆。


8.jpg


技术亮点:微型化与高精度的双重飞跃


作为可穿戴设备心率监测的核心组件,CT ELLN51.14采用 绿光PPG(光电容积描记)技术 ,通过发射高精度绿光并捕捉皮肤反射信号,实时追踪血管血容量变化。得益于艾迈斯欧司朗 专利光学设计 ,其光源效率与信噪比显著优化,即使在血流灌注较弱区域(如耳垂、手指)仍可输出医疗级数据,误差率较传统方案降低35%以上。


“智能戒指、入耳式耳机等超小型设备对传感器体积与功耗极度敏感。”艾迈斯欧司朗产品市场总监Florian Lex表示,“CT ELLN51.14在微型封装内集成超高光功率,不仅解决了信号漂移难题,更使设备续航提升20%,真正实现‘无感佩戴,精准监测’。”


应用场景:赋能下一代健康穿戴生态


9.jpg


随着医疗级健康监测需求激增,全球智能戒指、TWS耳机市场预计2025年规模将超千亿美元。传统腕戴设备因手腕血流信号弱、运动干扰大,难以满足连续精准监测需求。CT ELLN51.14凭借 耳垂/手指端高灌注区适配性 ,可支持:


  ●   主动降噪耳机:实时监测心率变异(HRV),联动压力管理功能

  ●   智能戒指:全天候血氧、睡眠呼吸暂停筛查

  ●   AR眼镜:动态追踪用户疲劳状态,提升交互安全性


技术壁垒:1500+专利构筑行业护城河


艾迈斯欧司朗深耕光电传感领域超40年,此次新品依托 1,500余项全球核心专利 ,覆盖从绿光发射器结构到光路优化全链路。其中,专为生命体征监测研发的 200项专利群 已形成技术垄断优势,涵盖低功耗驱动、抗环境光干扰等关键场景。此外,公司同步推出 微型接近传感器模组 ,可通过检测设备佩戴状态实现智能功耗调控,与CT ELLN51.14形成完整生物传感解决方案。


市场前景:撬动千亿级医疗穿戴蓝海


据Frost & Sullivan数据,2025年全球医疗级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突破6亿台,其中高精度PPG传感器复合增长率达28%。CT ELLN51.14的量产将加速消费电子与医疗健康的深度融合,为慢性病管理、远程诊疗提供硬件基石。目前,该产品已通过ISO 13485医疗设备认证,首批样品面向战略客户开放申请。


技术参数速览


7.jpg


相关资讯
国产替代新突破!士兰微32位MCU增长36%,全方案变频空调加速量产

4月18日,国内功率半导体龙头企业士兰微(股票代码:600460)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2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14%;归母净利润2.2亿元,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0元(含税),合计派发6656.29万元。

国产CMOS王者崛起:思特威2024年净利暴增26倍创纪录

4月18日,思特威(SmartSens)交出一份堪称现象级的成绩单:2024年净利润同比狂飙2662%至3.93亿元,营收突破59.68亿元实现翻倍增长;2025年一季度延续高增态势,净利润同比暴涨1264.97%达1.91亿元。在智能手机高阶5000万像素突围、智能驾驶车载传感器放量、安防产品技术反超国际大厂的三重引擎推动下,这家国产图像传感器龙头市占率从三年前的2.1%跃升至4.8%,成为全球CMOS赛道最强劲的「中国加速度」。据中信证券测算,其技术代际差距已从3-5年缩短至1年内,国产替代进程迈入质变阶段。

中国脑机接口技术突破:全链条自主可控,解码大脑重塑未来

脑机接口(BCI)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新高地。中国科研团队近期在侵入式、半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实现多项突破,不仅打破关键技术进口依赖,更在全链条自主可控的基础上,将脑机接口的精准解码能力推向国际前沿。从渐冻症患者重获语言交流能力到高位截瘫患者用意念操控游戏,中国技术正为人类脑科学研究和医疗康复开辟全新路径。

金升阳LI(F)75-240W-R2S系列导轨电源上市:高性价比+超薄设计,破解行业供电痛点

近日,金升阳正式发布LI(F)75-240W-R2S系列金属导轨电源,覆盖75W、120W、150W、240W四款功率型号,以“小体积、高性价比、强性能”为核心优势,精准匹配工控、电力、安防等行业对紧凑空间、成本控制及稳定供电的严苛需求,成为工业场景电源方案的革新之选。

康佳重组:挑战、机遇与破局之道——兼论2024年财务数据与行业竞争格局

作为中国最早的家电品牌之一,康佳集团自1980年成立以来,曾凭借彩电业务稳居行业龙头。但在智能化转型与跨界竞争中,其市场份额逐渐被TCL、创维等对手挤压。2023年启动的重组计划,正是应对多重危机的关键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