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封装革命:三星领跑玻璃基板千亿赛道

发布时间:2025-04-21 阅读量:413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全球半导体封装技术迎来革命性突破。三星集团旗下核心子公司三星电机(SEMCO)于6月12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玻璃基板技术已进入产业化倒计时阶段,计划在2027年实现规模化量产。这项技术革新将直接冲击价值580亿美元的先进封装市场。


13.jpg


■ 技术迭代驱动产业升级


当前半导体封装领域普遍采用有机基板(又称塑料基板),但随着AI芯片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传统基板已面临物理极限。据IEEE最新研究显示,H100等高端AI芯片在运行时的热变形量已超过有机基板0.8mm/m的形变承受阈值。三星电机研发的玻璃基板凭借其0.05mm/m的超低翘曲特性,可将布线密度提升至现有技术的4倍,同时热膨胀系数(CTE)稳定在3.2ppm/°C,较有机基板提升75%的尺寸稳定性。


■ 技术参数全面领先


从实验室数据看,玻璃基板展现出三大核心优势:


1)信号完整性提升:50μm间距下实现1.6Tbps/mm²的互连密度

2)能效突破:通过3D硅通孔(TSV)技术降低30%的功率损耗

3)散热优化:导热系数达5W/mK,支持5kW/cm²的热流密度


三星电机研究院副总裁Joo Hyuk透露,已与康宁公司合作开发出厚度可控在100-300μm的硼硅酸盐玻璃基板,其表面粗糙度(Ra)控制在20nm以内,远超行业标准。


■ 构建产业生态联盟


三星电机正加速构建"玻璃基板生态共同体",已确认的合作伙伴包括:


  ●  设备端:应用材料(刻蚀设备)、ASML(光刻解决方案)

  ●  材料端:信越化学(封装树脂)、JSR(光敏介电材料)

  ●  设计端:联合Cadence开发专用EDA工具链


值得注意的是,该联盟已获得包括英伟达、AMD在内的5家顶级芯片设计公司技术验证,其中HBM4存储堆叠方案测试通过率高达99.3%。


■ 量产布局紧锣密鼓


位于韩国世宗的示范工厂已完成首条试验线建设,采用AI驱动的视觉检测系统实现0.1μm级缺陷检测。按照规划,2024Q3将完成200mm晶圆试产,2025年转入300mm晶圆阶段。市场分析师预测,玻璃基板封装芯片将在2028年占据37%的高性能计算市场份额。


相关资讯
台积电全球投资分化:美国厂巨额亏损背后的战略博弈与中国市场的崛起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下,台积电(TSMC)的海外投资呈现显著分化。根据2024年股东会年报披露的数据,其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连续四年累计亏损达394亿新台币(约88.5亿元人民币),而中国大陆的南京厂同期盈利超800亿新台币(约153.2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布局中唯一实现持续增长的亮点。

国产算力驱动!讯飞星火X1推理大模型实现三大技术跨越

科大讯飞星火X1深度推理大模型于4月20日完成重大升级,成为当前唯一基于全国产化算力训练的推理模型。其在参数效率、行业泛化性及部署成本上实现突破,数学、代码、逻辑推理等核心任务性能对标国际顶流(OpenAI o1、DeepSeek R1),参数规模仅为同类1/10,国产AI自主可控路径再获验证。

800V高压平台标配!深度解析国产SiC主驱模块如何实现能耗降低20%

全球新能源汽车正经历"功率跃迁",据IDTechEX数据显示,800V高压平台车型的SiC渗透率已达71%,主驱系统正向1200V/450A+高功率架构演进。华润微电子PDBG基于自主SiC IDM平台,创新推出双拓扑结构主驱模块,其DCM/HPD系列产品实测结温控制、均流特性等核心指标已超越国际竞品。

量子点显示技术迎来爆发期:MiniLED与苹果布局成核心驱动力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报告,2024年全球量子点薄膜与扩散板市场规模实现42%的同比高速增长,产业规模突破20亿美元。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QD-LCD与MiniLED电视的渗透率提升,以及苹果首次在MacBook Pro系列中应用量子点技术,推动高端显示产业进入技术迭代新阶段。

研发投入占比91%!寒武纪技术驱动下的业绩V型反弹

据4月18日披露的财报显示,寒武纪在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74亿元,同比增长65.56%,创下近三年最高增速。尽管全年仍亏损4.52亿元,但较2023年8.48亿元的亏损额已大幅收窄46.7%,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6.18亿元则暴露出现阶段市场拓展的高成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