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24 阅读量:669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全球半导体代工龙头台积电在2025北美技术研讨会上披露了震撼业界的十年技术路线图。根据最新规划,这家芯片制造巨头将在2026-2028年间接连推出A16(1.6nm级)和A14(1.4nm级)两大尖端制程,正式开启"埃米时代"的技术竞赛。
在3nm技术领域,台积电展示了持续深挖潜力的战略定力。继2024Q4量产的N3P增强型3nm工艺后,将于2025年推出N3X高性能版本。经实测验证,N3X在相同功耗下较N3P实现了5%的时钟频率提升,或同等性能下降低7%功耗,特别适用于数据中心处理器和AI加速芯片的制造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A系列制程的横空出世打破了传统纳米命名体系。据台积电技术研发副总米玉杰透露,A16制程将采用纳米片晶体管(Nanosheet)与背面供电网络(Backside Power Delivery)的创新组合,预计在2026年底实现风险试产。而更激进的A14工艺将引入CFET(互补式场效应晶体管)架构,计划在2028年进入量产阶段,较原定的2nm制程提前两个技术节点。
为支撑技术跃进,台积电宣布2024年资本支出维持400亿美元高位,其中70%将投向先进制程研发。公司高级副总张晓强在圆桌论坛中强调:"AI算力需求正以每年2.5倍速度增长,预计到2030年,搭载先进制程的AI芯片将贡献半导体行业35%以上的营收。"
市场分析师指出,台积电的技术路线图凸显三大战略方向:首先通过3nm工艺的持续优化锁定苹果A系列芯片和英伟达GH200的订单;其次凭借A16/A14制程构筑技术护城河,应对英特尔18A和三星2nm的竞争;最后借助先进封装技术(CoWoS)提升整体解决方案价值。
尽管面临地缘政治和产能扩张的双重压力,台积电仍保持每年15%的研发投入增长。据SEMI预测,随着A16制程的量产,全球AI芯片市场将在2027年突破800亿美元规模,而台积电有望独占其中75%的代工份额。这场埃米级的芯片战争,正在重塑全球半导体产业的价值链格局。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动车定位追踪需求在智慧城市、物流运输、个人资产管理等领域呈现爆发式增长。华为海思推出的Hi2115芯片方案,通过集成NB-IoT通信、GPS+北斗双模定位、低功耗设计等核心技术,成为电动车定位追踪领域的标杆解决方案。本文将从性能优势、典型场景、行业痛点及竞品对比等维度展开分析。
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国产存储领军企业江波龙以"自在存储 驾控随芯"为主题,携全系车规级存储解决方案震撼亮相。作为全球第四大嵌入式存储厂商,江波龙此次发布的eMMC全芯定制版与LPDDR4x产品,标志着我国在车规存储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其自主研发能力已比肩国际大厂。
2025年4月,全球半导体巨头ROHM重磅推出HSDIP20系列SiC塑封模块,以38℃温降突破和52%安装面积缩减重新定义车载电源技术标杆。该模块通过4in1/6in1集成设计与高散热基板,解决了xEV高压快充场景下的散热瓶颈与功率密度矛盾,电流密度达传统模块的3倍,成为英飞凌、安森美等国际大厂的强劲对手。面对国产替代浪潮,国内厂商在车载OBC领域仍受制于栅氧可靠性与车规认证壁垒,而HSDIP20的量产化落地(月产能10万件)或加速行业洗牌。本文深度解析HSDIP20的技术革新路径,对比国产SiC模块的突围策略,并展望2025-2030年千亿级车载与工业电源市场的竞争格局。
在智能化设备爆发与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双重驱动下,EEPROM存储芯片正从“数据载体”向“安全核心”升级。意法半导体最新推出的M24xxx-U系列凭借128位唯一UID码技术,率先解决了工业设备全生命周期追溯、防伪克隆等关键难题,其400万次擦写寿命与200年数据保存能力更树立行业新标杆。面对国际巨头垄断格局,国产厂商通过车规级认证突破、加密算法集成及产业链垂直整合,正加速抢占智能汽车、AIoT等高价值场景。本文从技术路径、替代进程、应用生态三大维度,解析中国EEPROM产业如何以“硬件级安全+超长寿命”破局千亿存储市场。
全球知名电子元器件代理商贸泽电子(Mouser Electronics)于2025年4月24日正式宣布,开售德州仪器(TI)最新推出的DLP4620S-Q1 0.46英寸汽车数字微镜器件(DMD)。该器件与配套的DLPC231S-Q1控制器及TPS99000S-Q1系统管理芯片协同工作,为增强现实抬头显示系统(AR HUD)提供了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解决方案,标志着车载光学显示技术进入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