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电12nm工艺突破在即:与英特尔深度合作剑指2027量产节点

发布时间:2025-04-28 阅读量:75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全球半导体产业在技术迭代与地缘政治双重压力下,联华电子(UMC)通过技术创新与战略布局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根据最新披露的2024年度营运报告,公司不仅在先进制程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更在第三代半导体及先进封装领域建立起差异化竞争优势。


11.png


在先进制程合作方面,联电与英特尔深度合作的12nm FinFET技术平台研发进度超出预期。该项目采用新型晶体管架构与BEOL金属堆叠技术,结合英特尔的先进工艺模块与联电的成本管控优势,已完成关键IP模块验证。该平台特别针对AI加速器、网络处理器等高性能计算场景优化,相较于传统16nm工艺实现18%的能效提升和15%的逻辑密度增益。根据路线图规划,技术验证将于2026年Q3完成,为2027年量产奠定基础。


先进封装技术矩阵的构建是另一战略重点。公司已实现晶圆级混合键合技术(W2W Hybrid Bonding)的批量验证,该技术采用<2μm间距的铜互连结构,实现芯片间每平方毫米超过10^4个互连点的超高密度集成。在2.5D/3D封装领域,创新性引入深沟槽电容(DTC)的中介层方案,通过TSV阵列与电容结构的协同设计,将电源噪声降低40dB以上。目前已完成与多家AI芯片厂商的联合验证,预计2025年可为边缘AI设备提供算力密度超过10TOPS/W的异构集成解决方案。


产能布局方面,联电实施"多区域制造中心"战略,2024年资本支出29亿美元重点投向三大核心基地:台南Fab 12A专注12/16nm高端制程研发;新加坡Fab 12i扩建22/28nm特殊工艺产能,满足汽车电子需求;厦门Fab 12X则聚焦射频与功率器件生产。这种地理分散的产能配置使公司能灵活应对各国贸易政策变化,目前美系客户订单占比已提升至38%。


在技术储备层面,研发投入达156亿新台币取得显著成果:22nm图像信号处理器实现15%的量子效率提升;28nm eHV工艺平台攻克3.3V/5V/12V多电压域集成难题;第三代半导体领域,氮化镓射频开关元件良率突破95%,650V功率器件已通过AEC-Q101车规认证。这些技术突破使联电在物联网、新能源车等新兴市场获得超过20个design win项目。


面对陆系晶圆厂在成熟制程的价格竞争,联电通过"技术差异化+服务定制化"双轮驱动实现价值突围。2024年特殊制程营收占比达62%,较上年提升7个百分点,其中汽车电子营收同比增长43%,成为新的增长引擎。这种战略转型使公司维持了31.2%的毛利率水平,在行业下行周期展现出较强抗风险能力。


相关资讯
除了STM32,还有哪些单片机值得关注?

从8位到32位,从低功耗到高性能,从通用型到专用型,单片机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CAN通信技术的工作原理与技术特性解析

本文将深入剖析CAN通信技术的工作原理,详细解读其技术特性,帮助读者全面理解这一重要通信协议的核心优势和应用价值。

中国电子展组委会联动头部企业 加速“智能制造示范线”落地实践

本次研讨会聚焦电子制造领域最核心的可靠性议题,汇聚了来自全国的行业专家、领先企业代表及学术精英

ASIC与GPU的技术原理及核心应用场景对比分析

本文将深入剖析ASIC与GPU的技术原理差异,并系统比较它们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科学计算等前沿领域的应用场景

国产AI眼镜厂商盘点:谁在领跑智能穿戴新赛道?

本文将全面盘点国内主要AI眼镜厂商及其产品特点,分析当前市场格局,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