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首破670亿美元,中国地区消费领跑全球

发布时间:2025-04-29 阅读量:32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全球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最新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实现稳健增长,总营收达到67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8%。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全球半导体产业复苏周期启动,以及高性能计算(HPC)、人工智能芯片、高带宽存储器(HBM)等先进制程对特种材料需求的持续攀升。


16.png


从细分市场来看,晶圆制造材料板块实现营收429亿美元,同比增长3.3%,其中光刻胶、CMP抛光液等关键材料保持稳定增长。封装材料市场表现更为突出,以246亿美元的营收规模实现4.7%的增速,反映出先进封装技术演进对基板材料、底部填充胶等产品的旺盛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基础材料领域出现分化,硅材料受制于行业库存调整周期影响,年度营收下滑7.1%,而SOI(绝缘体上硅)材料则凭借射频芯片需求维持稳定。


15.png


区域市场格局呈现显著差异。中国台湾地区以201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连续15年蝉联全球最大半导体材料消费市场,其3nm/2nm先进制程的持续扩产成为主要驱动力。中国大陆市场以135亿美元位居第二,较上年增长3.1%,本土12英寸晶圆厂产能爬坡及存储芯片国产化进程加速推动材料需求。韩国市场以105亿美元位列第三,主要受益于三星、SK海力士在HBM存储芯片领域的强势扩张。日本成为唯一负增长地区,同比下降2.3%,主要受本土半导体制造产能转移影响。


SEMI分析师指出,当前材料市场的增长呈现显著的技术驱动特征。随着GAA晶体管架构、3D封装等先进技术的普及,对超低介电常数材料、超高纯度化学试剂等特种材料需求激增。预计到2025年,先进封装材料市场规模将突破27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维持在5%以上。但行业同时面临硅材料周期波动、地缘政治带来的供应链重构等挑战,建议材料厂商加强研发投入与区域产能布局优化。


相关资讯
全闪存与软件定义双轮驱动——中国存储产业年度趋势报告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企业级存储市场追踪数据,2024年中国存储产业迎来结构性增长拐点。全年市场规模达69.2亿美元,在全球市场占比提升至22%,展现出强劲复苏态势。以浪潮信息为代表的国内厂商持续突破,在销售额(10.9%)和出货量(11.2%)两大核心指标上均跻身市场前两强,标志着本土存储生态的成熟度显著提升。

索尼启动半导体业务战略重组 图像传感器龙头或迎资本化新篇章

全球消费电子巨头索尼集团近期被曝正酝酿重大战略调整。据彭博社援引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该集团拟对旗下核心半导体资产——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SSS)实施部分分拆,计划于2023年内推动该子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独立IPO。该决策标志着索尼在半导体产业布局进入新阶段,同时也预示着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格局或将发生重要变化。

革新智能驾驶通信:移远车载蜂窝天线补偿器如何破解行业痛点?

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移远通信推出的全新车载蜂窝天线补偿器引发行业关注。该产品通过双向动态补偿、微秒级频段切换及混频电路集成等核心技术,解决了车载通信中长期存在的射频链路损耗难题,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稳定高效的通信支持。本文将从技术优势、竞争分析、应用场景及市场前景等多维度解读这一创新方案。

全球DRAM市场变局:三星技术迭代与SK海力士堆叠方案的对决

在全球DRAM市场格局加速重构的背景下,三星电子近期宣布将跳过第八代1e nm工艺节点,转而集中资源开发基于垂直通道晶体管(VCT)架构的下一代DRAM技术。据内部路线图显示,三星计划在2027年前实现VCT DRAM量产,较原定计划提前一个世代。该技术通过三维堆叠晶体管结构,将存储单元面积缩减30%,并利用双晶圆混合键合工艺解决信号干扰问题,被视为突破传统平面工艺物理极限的核心方案。

京东方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飙升64% 显示业务领跑全球推动业绩新高

2025年4月28日,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方”)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以多项核心经营指标的历史性突破,彰显其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企业的强劲发展动能。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5.99亿元,同比增长10.27%,创下一季度收入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6.1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4.06%,扣非净利润13.52亿元,同比飙升126.56%。这一业绩表现得益于其“屏之物联”战略的深化落地,以及“1+4+N+生态链”业务架构下各板块的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