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DRAM市场变局:三星技术迭代与SK海力士堆叠方案的对决

发布时间:2025-04-29 阅读量:1014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在全球DRAM市场格局加速重构的背景下,三星电子近期宣布将跳过第八代1e nm工艺节点,转而集中资源开发基于垂直通道晶体管(VCT)架构的下一代DRAM技术。据内部路线图显示,三星计划在2027年前实现VCT DRAM量产,较原定计划提前一个世代。该技术通过三维堆叠晶体管结构,将存储单元面积缩减30%,并利用双晶圆混合键合工艺解决信号干扰问题,被视为突破传统平面工艺物理极限的核心方案。


21.jpg


面对SK海力士凭借HBM3E技术抢占AI内存市场的压力,三星正加速内部架构调整。其第七代1d nm工艺研发团队已与1e nm研究组合并,同时在平泽工厂新建第七代DRAM测试线,预计2025年Q1完成设备部署,目标将良率提升至8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三星计划在2025年同步推出基于VCT架构的4F²原型芯片,并启动16层3D DRAM堆叠技术验证,尝试将NAND闪存的堆叠经验迁移至DRAM领域。


行业分析指出,VCT技术的突破面临三重挑战:需开发铁电体等新型介电材料以降低漏电流,优化晶圆级混合键合精度至微米级,以及重构背面供电网络(BSPDN)适配三维结构。三星为此已在美国硅谷设立专项实验室,并与东京电子合作开发原子层沉积设备。竞争对手SK海力士则选择差异化路径,规划在2026年推出基于0a nm节点的垂直栅极(VG)DRAM,并已实现五层堆叠结构的56.1%良率。


市场策略方面,三星计划逐步停产DDR4等低毛利产品,将产能转向LPDDR5X和HBM3E。此举既为应对长鑫存储等中国厂商在传统DRAM领域的价格竞争,也旨在集中资源攻克HBM4技术节点。据供应链消息,三星正与台积电协商合作开发HBM4基础裸晶,试图复制SK海力士与台积电的联合开发模式。机构预测,3D DRAM市场规模将在2028年突破千亿美元,技术路线之争或将重塑全球存储产业生态。


相关资讯
CPU、GPU、NPU、FPGA的核心差异与应用分析

本文将深入解析CPU/GPU/NPU/FPGA四大核心处理器的核心差异与应用区别

边缘计算盒子:物联网落地的关键引擎与核心技术优势剖析

边缘计算盒子是集成了计算、存储、网络连接及特定边缘功能的硬件设备

国产光刻机突破性进展!稳顶聚芯首台高精度步进式光刻机成功出厂

本文将详细介绍传统PLC与ARM控制器的架构与应用区别

内存市场格局生变:DDR5持续涨价!

2025年第四季度旧制度DRAM价格涨幅依旧客观,但DDR5的涨势已经变得更为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