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芯片突围战:国科微4TOPS算力芯片如何撼动车载AI市场?

发布时间:2025-05-20 阅读量:1275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在全球汽车智能化浪潮下,车载芯片正成为产业链竞争的核心战场。国科微近期在接受机构调研时透露,公司已完成多款车规级AI芯片和SerDes芯片的研发测试,并通过ISO26262 ASIL B功能安全认证,标志着国产芯片企业在智能驾驶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本文将结合行业趋势与企业动态,分析其技术布局与市场前景。


21.jpg


一、车载芯片市场迎来结构性机遇


根据观研天下数据,2023年全球车载SerDes芯片市场规模达4.47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突破16.7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0.7%。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2023年贡献了30.2%的份额,预计2030年占比将提升至36%。这一增长背后,L3级以上自动驾驶渗透率提升至28%,驱动高算力AI芯片需求激增。国科微当前量产的AI芯片覆盖0.5-4TOPS算力,支持800万像素摄像头处理,并创新性地实现RGBIR数据算法优化,满足DMS/OMS舱内监测需求。


二、核心技术突破构建竞争壁垒


在SerDes领域,国科微推出GK1360V100(串行)与GK1361V100(解串)芯片组,正向传输速率达6.4Gbps,传输距离突破15米,已通过AEC-Q100 Grade 2认证。该技术可支持15路摄像头数据同步传输,解决传统CAN总线带宽不足的痛点。相较ADI、TI等国际厂商90%的市场垄断,本土企业通过差异化协议创新实现突围。例如,龙迅股份自研协议实现8.1Gbps高速传输,裕太微则聚焦MIPI A-PHY协议研发,形成技术多点突破。


三、全产业链协同的生态战略


国科微采取"点线面"市场渗透策略:以智能座舱为切入点,向ADAS域扩展,最终覆盖整车电子架构。2025年规划中,公司将推出GK7606V1等四大产品系列,形成从高端到低端的完整覆盖。在生态构建方面,其Wi-Fi 6芯片已完成客户导入,并启动Wi-Fi 7预研,同时推动开放鸿蒙系统在商显、教育等场景落地,实现"芯片+系统+算法"的垂直整合。


四、未来挑战与行业趋势


尽管技术进步显著,车载芯片仍面临三大挑战:1)功能安全标准持续升级,ISO 21448预期功能安全标准将于2025年在欧盟强制执行;2)7nm以下先进制程被国际巨头垄断,本土企业多在14-28nm中端市场布局;3)中美技术脱钩背景下,RISC-V架构渗透率提升至19%,倒逼自主IP研发加速。对此,国科微计划通过Chiplet技术实现算力弹性扩展,并加大NPU IP核授权业务,预计该领域2025年市场规模同比增长67%。


结语:


在智能驾驶"算力军备竞赛"中,国产芯片企业正从跟随者转变为规则制定者。随着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00万辆,本土化验证窗口期的开启,以国科微为代表的企业有望改写全球车载芯片产业格局。未来竞争焦点将转向"功能安全认证体系+产能供应链+跨域融合方案"的全维度较量。


相关资讯
CPU、GPU、NPU、FPGA的核心差异与应用分析

本文将深入解析CPU/GPU/NPU/FPGA四大核心处理器的核心差异与应用区别

边缘计算盒子:物联网落地的关键引擎与核心技术优势剖析

边缘计算盒子是集成了计算、存储、网络连接及特定边缘功能的硬件设备

国产光刻机突破性进展!稳顶聚芯首台高精度步进式光刻机成功出厂

本文将详细介绍传统PLC与ARM控制器的架构与应用区别

内存市场格局生变:DDR5持续涨价!

2025年第四季度旧制度DRAM价格涨幅依旧客观,但DDR5的涨势已经变得更为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