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产业升级战:三星电子新一代1c DRAM量产布局解析

发布时间:2025-05-23 阅读量:2519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加速迭代的背景下,三星电子日前披露了其第六代10纳米级DRAM(1c DRAM)的产能规划方案。根据产业研究机构TechInsights于2023年8月22日发布的行业简报,这家韩国科技巨头正在同步推进华城厂区和平泽P4基地的设备升级工作,预计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形成规模化量产能力。这项技术的突破不仅标志着存储芯片制程进入新纪元,更将直接影响下一代高带宽存储器(HBM4)的市场格局。


19.jpg


从技术演进维度观察,1c DRAM代表着三星在半导体制造领域的重大突破。该制程采用创新型原子层沉积(ALD)技术,使得晶体管间距缩减至16纳米级别,相较前代1b制程的能效比提升达23%。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三星选择将1c DRAM直接应用于HBM4堆叠架构,区别于竞争对手普遍采用的1b DRAM方案。这种技术代差策略若能成功实施,可使三星HBM4产品在带宽密度上实现35%的性能跃升。


产能布局方面,三星采取了双轨并行的投资策略。平泽P4园区已完成首条月产能3万片晶圆的示范产线建设,现正进行二期扩产工程招标,预计追加投资后将形成每月4万片的稳定产出。与此同时,华城厂区的产线改造工程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原用于1z DRAM生产的17号线通过极紫外光刻(EUV)技术升级,转型为1c DRAM专用生产线。这种多点布局有效分散了技术风险,确保2024年HBM4量产时具备至少每月12万片的综合产能。


从产业竞争视角分析,三星的激进投资折射出存储芯片市场的战略卡位。当前HBM3市场由SK海力士占据62%份额,美光则通过1β制程在DDR5领域保持竞争优势。三星选择在更先进的1c节点直接量产HBM4,既可规避现有专利壁垒,又能建立技术代际优势。据半导体行业协会(SIA)测算,若三星按计划达成量产目标,其HBM4生产成本将较竞争对手低18%,产品毛利率有望突破45%。


市场观察人士指出,三星此次产能扩张恰逢存储芯片周期回暖的关键节点。随着人工智能服务器和自动驾驶系统对高带宽存储需求的激增,1c DRAM的量产进度将直接影响三星在价值280亿美元的HBM市场的竞争地位。业内人士预估,若华城、平泽双基地如期投产,三星有望在2024年斩获全球HBM4市场40%的订单份额。


相关资讯
CPU、GPU、NPU、FPGA的核心差异与应用分析

本文将深入解析CPU/GPU/NPU/FPGA四大核心处理器的核心差异与应用区别

边缘计算盒子:物联网落地的关键引擎与核心技术优势剖析

边缘计算盒子是集成了计算、存储、网络连接及特定边缘功能的硬件设备

国产光刻机突破性进展!稳顶聚芯首台高精度步进式光刻机成功出厂

本文将详细介绍传统PLC与ARM控制器的架构与应用区别

内存市场格局生变:DDR5持续涨价!

2025年第四季度旧制度DRAM价格涨幅依旧客观,但DDR5的涨势已经变得更为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