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6-17 阅读量:949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据供应链最新消息,三星电子原定于2025年下半年启动的430层堆叠V10 NAND闪存大规模量产计划面临延期。行业内部评估显示,该项目预计推迟至2026年上半年方能落地,技术实现难度市场需求波动及设备投资压力构成核心制约因素。
作为三星新一代存储技术的标杆,V10 NAND采用业界领先的430层单元堆叠架构,较当前主流V9 NAND(约290层)垂直密度提升近50%。该设计通过扩大存储单元纵向集成度,在单位芯片面积内实现更高存储容量,为未来数据中心AI服务器等高密度存储场景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极低温蚀刻工艺成技术攻坚重点
量产延迟的关键瓶颈在于高堆叠架构所需的超精密蚀刻工艺。为实现430层结构中的深宽比信道孔(Channel Hole)加工,三星需在-60℃至-70℃超低温环境中进行蚀刻,远低于现行工艺的-20℃至-30℃作业条件。此极端环境可抑制化学反应活性,确保纳米级结构的形貌精度,但同时对设备稳定性和工艺控制提出颠覆性挑战。
设备验证遇阻,供应链协同破题
三星已联合美国Lam Research及日本TEL等设备商完成极低温蚀刻原型机测试,但量产适配性评估显示:现有方案在大规模生产中面临良率与可靠性风险。三方正紧急推进替代方案研发,核心思路包括优化蚀刻温度参数(拟提升至-50℃区间)重构反应气体组合及改良腔体设计,新设备评价流程预计2025年下半年重启。
双重压力延缓投资决策
除技术障碍外,市场与成本因素同步影响决策进度:
1. 需求不确定性 :AI服务器拉动的高性能存储需求集中于DRAM领域,企业级SSD等NAND市场复苏弱于预期,高成本堆叠方案的经济性存疑
2. 资本支出压力 :极低温蚀刻设备单台造价逾300亿韩元(约2200万美元),新建产线投资规模较传统制程高出40%以上
基于设备验证周期及供应链配套时间,三星已将V10 NAND量产投资窗口调整至2026年第一季度。此番延期或将重塑NAND技术路线竞争格局,目前SK海力士已量产321层产品,美光计划2025年推出超400层方案,技术迭代节奏暗潮涌动。
本文将深入解析CPU/GPU/NPU/FPGA四大核心处理器的核心差异与应用区别
边缘计算盒子是集成了计算、存储、网络连接及特定边缘功能的硬件设备
本文将详细介绍传统PLC与ARM控制器的架构与应用区别
高通第五代晓龙8至尊版发布
2025年第四季度旧制度DRAM价格涨幅依旧客观,但DDR5的涨势已经变得更为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