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6-20 阅读量:549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在COMPUTEX 2025期间,英伟达高调宣布开放其核心互连技术NVLink Fusion,授权联发科、高通、Marvell等8家合作伙伴构建定制化AI系统。该计划旨在通过芯片级互联技术强化其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主导地位。然而,行业最新分析指出,英伟达对关键技术组件的保留性控制,正引发对生态开放实质性的质疑。
据供应链消息披露,尽管英伟达向合作伙伴开放了物理层(PHY)与数据链路层等硬件设计权限,但涉及链接初始化、配置管理的软件协议栈仍由其独家掌控。芯片设计服务商Alchip证实,其客户若需部署基于NVLink的解决方案,必须通过英伟达的二次授权审批。这种分层开放模式导致第三方企业难以实现端到端自主开发。
更值得关注的是,英伟达要求采用NVLink技术的平台必须集成至少一款其自研产品(GPU/CPU/Switch)。该强制性条款在提升其硬件销售的同时,实质上削弱了技术方案的架构灵活性。业内认为,此举反映了英伟达在扩大生态与维持控制权之间的平衡策略。
面对AMD、英特尔、微软等八大科技巨头组建的UALink联盟的竞争压力,英伟达的有限开放被视为防御性布局。分析师指出,UALink作为开放加速器互联标准,计划于2026-2027年实现商用,其跨平台互操作性可能颠覆现有生态格局。英伟达此时选择"半开放"策略,既可通过合作伙伴扩展应用场景,又能通过技术壁垒延缓竞争生态的成熟进程。
当前,AI硬件战场已从单一芯片竞争升级为生态系统对抗。英伟达凭借CUDA生态和NVLink技术构建的垂直护城河仍具优势,但开放标准浪潮下,其能否在控制权与行业协作间找到新平衡点,将决定未来AI基础设施市场的格局演变。
碳化硅MOSFET凭借其高击穿电场强度、高热导率、高开关频率及低导通损耗等优势,在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器、数据中心电源及工业电机驱动等高功率、高效率应用场景中展现出巨大潜力。
此次发布的iPhone 17系列或将迎来苹果近十年来最彻底的一次革新——全新机型、颠覆设计、全系高刷、自研基带、5000mAh电池……亮点密集,堪称“王炸”级别。
相较于传统的硅(Si)基IGBT和MOSFET,SiC器件在材料层面实现了质的飞跃。其禁带宽度是硅的3倍,击穿电场强度是硅的10倍,热导率也远超硅材料。
在现代精密自动化设备、3D打印机、CNC机床以及机器人技术中,步进电机因其开环控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定位精准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深入剖析RC电源系统的结构组成、核心特性,并探讨其常见的应用领域,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全面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