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电强化中国台湾布局 双轨推进先进制程与封装技术

发布时间:2025-06-23 阅读量:657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全球晶圆代工大厂联电(UMC)于6月20日回应市场动向,明确表态将中国台湾作为产能扩张核心基地,同步整合先进封装技术以提升产业链价值。公司财务长刘启东强调,虽未证实南科购置瀚宇彩晶厂房的传闻,但将持续评估对营运具实质效益的在地化投资,包括厂房扩充、技术合作与新产线部署。


4.jpg


先进封装技术双线布局 新加坡产能与台湾研发协同


联电目前在新加坡已建立2.5D先进封装量产能力,并逐步将关键技术制程移回中国台湾。公司计划结合自主开发的"晶圆对晶圆键合"(Wafer to Wafer Bonding)技术,在台湾构建更完整的封装解决方案。此举旨在满足AI芯片、HPC(高性能计算)等需求,强化从制造到封装的垂直整合能力。


技术战略:12纳米合作深化 化合物半导体成新引擎


现阶段联电核心制程聚焦12纳米技术,并与英特尔展开联合开发。除逻辑芯片外,公司加速投入化合物半导体(如氮化镓GaN、碳化硅SiC)及横向特制化平台,通过材料创新拓展车用电子、射频元件等高成长领域。刘启东指出,联电正从"纯晶圆代工"转向高附加值整合服务商,封装技术与异质整合成为新竞争壁垒。


全球产能弹性配置 台湾稳居研发制造双枢纽


面对地缘政治与供应链重组压力,联电采取"全球布局、台湾优先"策略。中国台湾凭借半导体人才密度、完整供应链生态及政策支持三大优势,持续承担超过70%的研发与高端制造任务。公司同步推进新加坡P3厂扩建(预计2026年量产),形成跨区域产能备份体系。


财务策略审慎 资本支出聚焦差异化技术


2025年首季财报显示,联电22/28纳米制程营收占比达37%,成为获利主干。未来资本支出将倾斜于南科P6厂12英寸扩产及新加坡厂区建设,同时严控成熟制程投资。惠誉报告指出,联电通过特制化技术规避8英寸产能过剩风险,维持优于行业的毛利率表现。


相关资讯
碳化硅MOSFET驱动电路的研究与设计:开启高效电力电子新时代

碳化硅MOSFET凭借其高击穿电场强度、高热导率、高开关频率及低导通损耗等优势,在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器、数据中心电源及工业电机驱动等高功率、高效率应用场景中展现出巨大潜力。

苹果iPhone 17最全爆料:新设计、新机型、新价格,史上最大升级来袭!

此次发布的iPhone 17系列或将迎来苹果近十年来最彻底的一次革新——全新机型、颠覆设计、全系高刷、自研基带、5000mAh电池……亮点密集,堪称“王炸”级别。

破局算力能耗:SiC器件如何重塑数据中心电源的未来

相较于传统的硅(Si)基IGBT和MOSFET,SiC器件在材料层面实现了质的飞跃。其禁带宽度是硅的3倍,击穿电场强度是硅的10倍,热导率也远超硅材料。

步进电机驱动中的微步控制:解锁平滑运动与精准定位的核心技术

在现代精密自动化设备、3D打印机、CNC机床以及机器人技术中,步进电机因其开环控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定位精准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C电源系统:结构解析、核心特性与典型应用全景

本文将深入剖析RC电源系统的结构组成、核心特性,并探讨其常见的应用领域,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全面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