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引爆芯片扩产潮:2028年全球12英寸晶圆月产能将破1100万片

发布时间:2025-06-27 阅读量:130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wenwei

【导读】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最新报告指出,生成式AI需求的爆发正推动全球芯片制造产能加速扩张。预计至2028年,全球12英寸晶圆月产能将达1,110万片,2024-2028年复合增长率达7%。其中,7nm及以下先进制程产能增速尤为显著,将从2024年的每月85万片增至2028年的140万片,年复合增长率14%(行业平均的2倍),占全球总产能比例提升至12.6%。


22.jpg


先进制程竞赛:2nm节点成关键战场


2025-2028年,先进制程产能将持续以14%的年均增速扩张。2026年行业将迎来里程碑:先进制程月产能首破100万片(达116万片)。2nm及以下技术成为竞争核心,产能预计从2025年不足20万片跃升至2028年超50万片,主要受AI芯片需求驱动。技术层面,台积电三星和英特尔三巨头策略分化:


  ●  台积电:2nm工艺2025年下半年量产,1.4nm锁定2028年,凭借苹果英伟达订单巩固66%代工份额;

  ●  英特尔:18A(1.8nm)制程已风险试产,采用RibbonFET晶体管和背面供电技术,性能较台积电2nm提升4%;

  ●  三星:以低价策略(报价低15%-20%)争夺高通等客户,但良率问题亟待解决。


AI双重引擎:训练与推理共驱需求


除AI大模型训练需求外,推理应用正成为新增量:


1. 终端集成:AI个人助理系统软件嵌入推动消费电子升级;

2. 新兴场景:虚拟/增强现实设备人形机器人需高性能芯片支撑,未来五年需求强劲;

3. 算力迭代:英伟达GB300系列性能较前代提升1.5倍,推理端硬件需求长期看涨。 IDC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将增长15%,内存领域受HBM(高带宽内存)驱动增速达24%。


资本支出聚焦先进制程设备


2024-2028年,先进制程设备投资额将从260亿美元激增至超500亿美元(增长94%),复合增长率18%。其中:


  ●  2nm及以下设备投资增速最快,2028年达430亿美元(较2024年190亿美元增长120%);

  ●  2025年与2027年为投资高峰,增长率分别为33%和21%,芯片商提前布局应对市场需求。 2025-2027年全球300mm晶圆厂设备总支出预计达4,000亿美元,逻辑芯片/微处理器领域占1,730亿美元,存储设备(DRAM+3D NAND)贡献1,200亿美元。


区域化与国产替代并行


在地缘政治影响下,产业链呈现两大趋势:


1. 成熟制程本土化:中国聚焦28nm及以上工艺,预计2027年占全球成熟制程产能39%。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90%营收来自成熟节点,受益于电动汽车工业控制等需求;


2. 先进封装重组:中国封测市占率持续提升,台厂则主导AI芯片先进封装技术,2025年封测产业整体增长9%。 政策驱动下,设备材料国产替代加速,科创半导体ETF(588170)2025年涨幅近25%。


挑战与未来展望


行业面临三大关键挑战:


1. 良率竞争:三星因3nm良率问题客户流失,2nm量产推迟至2025年;

2. 成本控制:2nm芯片PPAC(性能功耗体积价格)平衡难度加剧;

3. 生态构建:英特尔需兑现18A量产承诺以争夺台积电客户。 WSTS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7,009亿美元(同比增长11.2%),逻辑与存储芯片为增长主力。IDC进一步指出,2028年1.8nm及以下制程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美元,AI与高性能计算芯片占比超60%。


相关资讯
寒武纪,暴增4300%:AI芯片独角兽的爆发式增长

近日,AI芯片企业寒武纪(Cambricon)发布业绩预告,其营收或利润出现惊人增长,同比增幅高达4300%,引发资本市场和科技行业的广泛关注。这一数据不仅标志着寒武纪自身发展的重大突破,也折射出中国AI芯片行业在技术突破、市场拓展和生态构建方面的显著进展。

BLDC电机控制与驱动器全解析:技术优势引爆智能应用新纪元

BLDC电机控制与驱动器技术正朝着智能化、集成化、高效化方向持续演进。

高精密数字源表在霍尔效应测试中的关键应用与技术优势

霍尔效应是指当电流垂直于外磁场方向通过导体时,在导体两侧会产生电势差的现象。在现代材料科学和半导体工业中,霍尔效应测试已成为表征材料电学性能的重要手段,能够精确测量载流子浓度、迁移率、电阻率等关键参数。然而,精确的霍尔测量面临着多重技术挑战:微弱信号的检测(通常为微伏级)、高精度电流源需求、复杂的温度环境影响以及多参数同步测量需求。

揭秘芯片制造“隐形守护者”:Seal Ring 技术究竟有何玄机?

Seal Ring,中文常译为“密封环”或“保护环”,是位于芯片最外层的一圈特殊结构,通常由多层金属和介质材料构成,环绕在芯片有源电路区域(即核心功能模块)的四周。它并非用于信号传输或数据处理,而是作为一种物理和电气的“防护屏障”,主要作用是保护芯片内部精密的电路结构免受外部环境和制造工艺的影响。

14名"内鬼"窃取华为芯片技术获刑,商业间谍案敲响警钟

14名犯罪嫌疑人因非法获取、泄露华为公司商业秘密,被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