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3 阅读量:363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wenwei
【导读】全球研调机构TrendForce最新报告指出,2024年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24.3%,较先前预测微幅下修。增长动能主要受北美云端服务商(CSP)及OEM客户需求支撑,而部分区域市场因政策环境影响呈现阶段性调整。
区域需求分化,云基础设施战略升级
当前北美四大云服务商(微软、Google、AWS、甲骨文)持续扩大AI服务器部署规模,二线数据中心服务商与欧洲、中东多区域云项目形成增量补充。供应链信息显示,鸿海、广达、纬颖等主力代工厂2024年AI服务器订单中,北美客户占比已突破65%,技术定制化需求显著提升。
自研芯片路径分化,技术路线图明确
● 微软:2024年AI基础设施仍以英伟达GPU方案为核心,自研ASIC芯片Maia的商用进程预计2026年进入放量阶段
● Google:上半年完成TPU v6e芯片在东南亚新建数据中心的规模化部署,推理算力效能提升40%
● AWS:Trainium v2芯片已占据训练场景30%份额,下一代Trainium v3将于2026年量产,自研芯片出货量2025年有望翻倍
● 甲骨文:加速AI服务器与内存数据库(IMDB)的协同部署,基础设施投资年增幅达35%
供应链韧性成为关键竞争要素
尽管存在政策环境变量,主要ODM厂商通过分散制造基地与多技术方案适配保持交付能力。TrendForce强调,2025年采用液冷技术的AI服务器渗透率将从当前的22%升至45%,散热方案升级将带动单机价值量提升18%-25%。
在电子工程领域,频率响应分析(Bode分析)一直是电路设计和调试的重要工具。然而,专业网络分析仪的高昂价格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一个令人惊喜的解决方案——共模扼流圈与示波器的黄金组合,可以极低成本实现专业级Bode分析。通过巧妙利用共模扼流圈的独特特性,配合普通示波器的基本功能,即使是预算有限的爱好者也能获得准确的频率响应曲线。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USB接口已成为数据传输和电力供应的标准配置。一个优秀的USB接口PCB设计不仅能确保信号完整性,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接口的理论传输速度
8月2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迎来里程碑式进展——领开半导体成功研发并量产28nm以下嵌入式闪存(e-Flash)技术,一举打破国外厂商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存储芯片的技术空白,更为国产MCU、汽车电子及AIoT设备的自主可控提供了关键支撑。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美国特朗普政府正考虑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入股包括英特尔在内的三大芯片巨头,以加强对半导体产业的控制。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行业震动,外界担忧此举可能重塑全球芯片产业格局,并对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
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刻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与自主创新的历史性机遇。第106届中国电子展紧扣《"十四五"规划》制造强国战略,聚焦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集中展示从材料、设备到应用的国产化突破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