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9 阅读量:38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wenwei
【导读】美国当地时间7月8日,晶圆代工龙头企业格罗方德(GlobalFoundries,简称GF)宣布已与人工智能及处理器IP供应商MIPS达成最终收购协议。尽管交易金额尚未披露,但这标志着已有逾40年历史的MIPS在被多家公司转手后迎来重要转折。此次收购旨在扩充GF的可定制IP产品库,为其核心工艺技术与软件能力提供战略补充。
技术融合开拓新市场
MIPS近年已完成从传统专有指令集向开源RISC-V架构的全面转型。其2023年11月推出的P8700,成为业界首个面向ADAS和自动驾驶的高性能RISC-V车载CPU,已被Mobileye EyeQ系列芯片采用。今年4月,MIPS再推出整合实时处理与AI边缘计算功能的Atlas内核套件,配合虚拟平台Atlas Explorer,已在汽车电子市场形成技术优势。
代工与IP的双轨战略
格罗方德总裁Niels Anderskouv强调:"MIPS在高效、可扩展计算IP领域的积累,与多领域AI平台需求高度契合。融入GF的制造能力后,我们将为客户提供更灵活的解决方案。"收购完成后,MIPS将作为独立业务部门运营,通过GF制造网络继续服务客户。此举意味着GF正打造"IP+代工"双轨服务,尤其在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及数据中心领域构建技术壁垒。
MIPS的兴衰启示录
MIPS的起伏折射半导体产业生态变革:
● 80-90年代巅峰期:Hennessy团队开发的RISC架构一度引领创新。1991年全球首个商用64位处理器R4000震撼业界,至1996年R10000芯片成为性能标杆。
● 错失移动革命:1992年被SGI收购期间退出嵌入式市场,ARM借此窗口期占领手机处理器蓝海。更致命的是其IP定价策略高于架构授权,导致客户自研核心成风,生态系统走向碎片化。
● 资本辗转消耗根基:2013年专利被Arm与Imagination分拆收购后,又经历Tallwood、Wave Computing等多次转手。Wave Computing于2021年战略性放弃MIPS指令集,全面转向RISC-V开发,标志着传统架构时代正式落幕。
中国市场的特殊轨迹
MIPS在中国市场经历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 双雄并立时期:龙芯中科在2001至2020年间基于MIPS架构构建自主生态,后转向自研LoongArch指令系统;北京君正则凭借低功耗MIPS处理器在物联网市场持续耕耘。
● 产权博弈与转型:2018年芯联芯取得中国区独家经营权后,曾发起针对龙芯的专利诉讼但未达核心诉求。同时君正开始研发RISC-V协处理器内核Victory,逐步降低对传统架构依赖。
● 生态持续性存疑:尽管2021年芯联芯宣称中国区MIPS芯片销量超1.7亿颗,但主力客户相继转向自主路线,其"2025年14亿颗授权"的目标实现面临挑战。
本文将深入解析CPU/GPU/NPU/FPGA四大核心处理器的核心差异与应用区别
边缘计算盒子是集成了计算、存储、网络连接及特定边缘功能的硬件设备
本文将详细介绍传统PLC与ARM控制器的架构与应用区别
高通第五代晓龙8至尊版发布
2025年第四季度旧制度DRAM价格涨幅依旧客观,但DDR5的涨势已经变得更为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