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半导体关税政策即将落地 全球产业链面临重构风险

发布时间:2025-07-10 阅读量:597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wenwei

【导读】当地时间7月8日,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宣布,关于半导体进口关税税率的最终决定将于7月末或8月1日正式公布。他在白宫简报会上援引特朗普总统的立场称:“未在美建厂的企业将面临高额税率,但已投资建厂者可能获得1-2年缓冲期,此后税率将大幅提升。”


10.jpg


铜材料同步遭关税狙击 芯片制造成本承压


特朗普在同日内阁会议中提出,将对所有进口铜材征收50%新关税。作为先进制程晶圆内部互联的核心材料,铜关税政策将直接传导至半导体制造端。这一举措与4月启动的“232条款”国家安全调查形成政策组合拳,调查范围涵盖传统芯片、尖端制程、基板材料及下游衍生产品。


产业界集体发声抵制 成本激增恐削弱竞争力


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提交的评估报告显示:


1. 美国晶圆厂建设成本比亚洲高30%-50%,建设周期长达5年以上

2. 60%关键材料设备依赖进口

3. 关税每增加1%,晶圆厂总成本将上升0.64%

4. 芯片单价每涨1美元,终端产品需提价3美元维持利润


巨头紧急游说 本土化替代面临现实瓶颈


台积电在意见书中提出五项诉求,包括豁免现有投资关税、延长制造税收抵免等。英特尔、美光等企业则呼吁免除半导体原材料及设备进口关税。高通警告称,仓促征税可能引发外国供应链“去美国化”,威胁其全球技术领导地位。


地缘政治下的产业链重构博弈


目前具备尖端制程能力的台积电、三星虽在美建设产能,但主力产线仍集中于亚洲。短期看,英特尔或因本土产能优势获益;成熟制程领域,格芯、德州仪器等美系厂商可能承接转移需求。但材料设备关税叠加,将使在美生产成本持续高企,最终导致全球芯片价格结构性上涨。


相关资讯
寒武纪,暴增4300%:AI芯片独角兽的爆发式增长

近日,AI芯片企业寒武纪(Cambricon)发布业绩预告,其营收或利润出现惊人增长,同比增幅高达4300%,引发资本市场和科技行业的广泛关注。这一数据不仅标志着寒武纪自身发展的重大突破,也折射出中国AI芯片行业在技术突破、市场拓展和生态构建方面的显著进展。

BLDC电机控制与驱动器全解析:技术优势引爆智能应用新纪元

BLDC电机控制与驱动器技术正朝着智能化、集成化、高效化方向持续演进。

高精密数字源表在霍尔效应测试中的关键应用与技术优势

霍尔效应是指当电流垂直于外磁场方向通过导体时,在导体两侧会产生电势差的现象。在现代材料科学和半导体工业中,霍尔效应测试已成为表征材料电学性能的重要手段,能够精确测量载流子浓度、迁移率、电阻率等关键参数。然而,精确的霍尔测量面临着多重技术挑战:微弱信号的检测(通常为微伏级)、高精度电流源需求、复杂的温度环境影响以及多参数同步测量需求。

揭秘芯片制造“隐形守护者”:Seal Ring 技术究竟有何玄机?

Seal Ring,中文常译为“密封环”或“保护环”,是位于芯片最外层的一圈特殊结构,通常由多层金属和介质材料构成,环绕在芯片有源电路区域(即核心功能模块)的四周。它并非用于信号传输或数据处理,而是作为一种物理和电气的“防护屏障”,主要作用是保护芯片内部精密的电路结构免受外部环境和制造工艺的影响。

14名"内鬼"窃取华为芯片技术获刑,商业间谍案敲响警钟

14名犯罪嫌疑人因非法获取、泄露华为公司商业秘密,被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