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30 阅读量:129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wenwei
【导读】日本显示面板大厂Japan Display Inc.(JDI)近日宣布,将原定于2026年关闭的茂原工厂提前至2025年停产,并终止向苹果公司供应Apple Watch OLED面板。这一决定标志着JDI正式退出智能手表面板市场,未来业务重心将转向车载显示及半导体领域。
1. JDI宣布提前关闭茂原工厂,全面退出智能手表面板业务
日本显示面板大厂Japan Display Inc.(JDI)近日宣布,将原定于2026年关闭的茂原工厂提前至2025年停产,并终止向苹果公司供应Apple Watch OLED面板。这一决定标志着JDI正式退出智能手表面板市场,未来业务重心将转向车载显示及半导体领域。
2. 茂原厂设备出售中国厂商惠科,JDI加速资产变现
为缓解财务压力,JDI已将其茂原工厂的部分LCD生产设备出售给中国面板厂商惠科(HKC),交易金额达数十亿日元。茂原厂采用第六代基板制程(G6),具备较高的市场价值。此次出售旨在优化资产结构,并为后续业务转型提供资金支持。
3. 石川厂无法承接OLED产线,JDI彻底放弃智能手表面板生产
由于石川工厂仅支持小尺寸基板生产,且未配置OLED产线,JDI决定不再转移茂原厂的OLED与LCD设备。这意味着该公司将完全退出智能手表显示面板制造业务。为维持短期供应,JDI计划在停产前建立库存,以满足客户需求。
4. 苹果订单流失,JDI车载业务成新增长点
JDI曾是苹果重要的显示面板供应商,2019财年相关业务营收高达3800亿日元,占总销售额的60%。但随着Apple Watch订单终止,该部分收入将归零。未来,JDI将聚焦车载显示器、传感器及半导体业务,并采用无厂(fabless)模式运营,以降低生产成本。
5. JDI启动全面重组:分拆车载业务,出售专利与不动产
作为重整计划的一部分,JDI已将茂原工厂的土地和建筑出售给最大股东Ichigo Trust,同时剥离部分OLED与LCD专利。此外,占公司营收70%的车载业务将分拆为独立公司,以吸引战略投资并拓展新客户。
6. 裁员与业务收缩,JDI寻求轻资产转型
面对持续亏损,JDI正大幅缩减传统面板业务规模,并实施裁员计划。公司未来将依赖外部代工生产LCD及OLED面板,自身则专注于技术研发与高附加值领域,如汽车电子和工业传感器。
7. 日本显示产业持续萎缩,JDI能否借车载市场重生?
近年来,日本面板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逐渐落后,JDI的困境反映了行业整体趋势。该公司能否凭借车载显示业务实现逆转,仍需观察其技术研发能力和市场拓展成效。
8. 中国厂商接手JDI设备,全球面板行业格局生变
惠科收购JDI的G6生产线,将进一步增强中国在LCD领域的话语权。与此同时,JDI的退出也为其他面板厂商提供了争夺苹果供应链的机会,如京东方、LG Display等。
9. JDI未来战略:从制造转向技术授权与解决方案
在放弃自主生产后,JDI计划通过技术合作、专利授权等方式维持营收。该公司在低温多晶硅(LTPS)和微型LED领域仍具备一定优势,可能成为其未来的盈利来源。
10. 投资者关注JDI重组进展,股价波动加剧
随着业务调整的推进,JDI股价近期呈现较大波动。市场普遍认为,其成功与否取决于车载业务的成长性及能否有效降低债务负担。
结语
JDI的重组标志着日本显示产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在退出苹果供应链后,该公司能否在车载与半导体领域开辟新赛道,将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根据IDC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iPhone销量与2015年持平,但苹果市值同期激增八倍突破3万亿美元。这一巨大反差背后,是公司从硬件制造商向数字服务巨头的战略转型。利润率达70%以上的服务业务成为关键增长极,贡献占比从辅助角色升级为支柱型收入源。
7月31日,友达光电(AUO)发布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当季实现营收692.4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58亿元),环比下降4%,同比下滑6.8%;净利润达19.5亿新台币(约合4.4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26元新台币。值得注意的是,在汇率波动的不利影响下,公司通过产品组合优化与成本管控,毛利率提升至13.5%,营业利润率达2.2%,两项指标均超越第一季度水平。
英伟达公司被约谈,要求其就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存在“漏洞后门”“追踪定位”及“远程关闭”等安全风险问题提交技术说明及证明材料。
7月3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公告,针对美国芯片企业英伟达在华销售的H20系列高性能计算芯片存在的潜在安全风险,依法启动约谈程序。公告援引《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及《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规定,要求企业就产品存在的安全漏洞和技术后门问题作出完整说明,并限时提交合规证明文件。
摩根士丹利最新报告指出,2025年7月全球电视面板价格环比普遍下跌2%,其中32英寸跌幅达3%,43-75英寸主力尺寸跌幅在1%-2%之间。价格下行主因第二季度起出货动能减弱,叠加中国大陆"以旧换新"政策红利消退,终端需求疲软导致议价权向品牌方转移。报告预测第三季度面板价格将维持每月1%-2%的跌幅,季度均价环比下降约3%,跌破传统季节性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