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30 阅读量:502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wenwei
【导读】近年来,全球供应链重组浪潮持续推进,东南亚地区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政策激励及地缘战略位置,逐渐成为全球电路板(PCB)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中国台湾电路板协会(TPCA)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三国的PCB产值合计达8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0.8%。然而,该地区在快速扩张的同时,也面临制造能力不足、人才短缺以及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等多重挑战。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带来出口压力
自特朗普政府推行对等关税政策以来,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的经济体面临严峻考验。目前,越南已率先与美国完成关税谈判,通过降低天然气、汽车及乙醇等商品的税率换取部分豁免,新税率为20%。然而,针对第三地转运商品,美国仍维持40%的高额惩罚性关税。泰国和马来西亚则分别面临36%和25%的潜在税率上调,生效日期延至8月1日,两国仍有谈判空间。这一政策对电子、汽车零部件及太阳能板等关键出口产业造成冲击,其中泰国受影响最为显著。
东南亚国家积极应对,推动产业升级
为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东南亚各国正通过政策调整、财税激励及产业升级等方式增强供应链韧性。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均在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同时加强本土制造能力,以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例如,越南近年来大力吸引外资,推动电子制造业发展;马来西亚则通过税收优惠鼓励高科技产业投资;泰国则聚焦于汽车电子和高端PCB制造,以增强产业竞争力。
人才短缺制约产能扩张
尽管东南亚PCB产业增长迅速,但基层与技术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TPCA指出,人力短缺不仅影响新产线的稳定运行,也制约了产能释放和良率提升,进而拖慢整体产业发展步伐。为应对这一挑战,TPCA已成立泰国联谊会,并与当地高校展开产学合作,计划于8月22日在曼谷正式成立“泰国PCB学院”,以系统性培养专业人才,缓解行业用工压力。
企业布局需综合评估多重因素
TPCA建议,企业在规划东南亚投资时,需综合考虑供应链成熟度、人才储备、政策稳定性及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建立本地化人才培养机制、优化生产管理流程,并确保产品符合国际标准,将是企业成功扎根东南亚的关键。若能有效应对当前挑战,东南亚有望在未来十年内成为全球PCB及电子供应链的核心枢纽,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地位。
本文将深入解析CPU/GPU/NPU/FPGA四大核心处理器的核心差异与应用区别
边缘计算盒子是集成了计算、存储、网络连接及特定边缘功能的硬件设备
本文将详细介绍传统PLC与ARM控制器的架构与应用区别
高通第五代晓龙8至尊版发布
2025年第四季度旧制度DRAM价格涨幅依旧客观,但DDR5的涨势已经变得更为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