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6 阅读量:219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wenwei
【导读】在北京举行的昇腾计算产业发展峰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正式公布了一项重大举措:华为CANN Mind系列应用套件及工具链实现全面开源。此举旨在通过支持开发者的深度挖掘和自定义开发,显著降低昇腾AI平台的使用门槛,推动其"更好用、更易用"目标的实现,加速产业创新步伐。
作为华为主导的关键技术,CANN(Compute Architecture for Neural Networks) 扮演着承上启下的核心角色。它构建了连接上层主流AI训练框架(包含PyTorch、TensorFlow、MindSpore等)与底层昇腾AI芯片的桥梁。这一设计使开发者能够高效调度底层算力,无需深入掌握昇腾芯片的硬件细节,即可快速开发部署AI应用。然而,相较于英伟达成熟的CUDA生态,CANN的行业普及度仍有差距。此次全面开源,被视为华为提升昇腾平台吸引力、构建更开放生态的关键一步。
峰会期间,华为联合众多AI领军企业、合作伙伴、高校及科研机构代表,共同探讨了昇腾生态的开源开放路径,并发起《CANN开源开放生态共建倡议》。徐直军强调,"华为AI战略的核心聚焦于算力",并坚定不移地通过昇腾硬件实现价值转化。这一战略联盟旨在汇聚产业合力,共同探索AI技术前沿,构筑强大的昇腾生态系统。
行业普遍认为,华为此举是中国在AI基础软硬件领域推进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标志。开源CANN有望激励更多开发者投身昇腾软件生态建设,逐步减少对国际巨头如英伟达CUDA及其硬件体系的依赖。有分析指出,在特定应用场景下,昇腾AI芯片的性能表现正逐步逼近英伟达最新的Blackwell B系列芯片,展现出强劲竞争力。
相较于华为的开放姿态,英伟达长期以来将CUDA打造为封闭的生态壁垒,其软件生态与自家硬件深度绑定。这种策略虽巩固了市场地位,但也引发了部分开发者的不满。尽管曾出现ZLUDA等项目试图通过转译层实现CUDA对其他GPU硬件的兼容,但英伟达对此持反对态度,并在2024年明文禁止转译层技术(自CUDA 11.6版本起严格执行)。作为应对,英伟达近期推出了"NVLink Fusion"服务,旨在简化云端供应商整合其机架系统与网络平台、构建大规模AI算力集群的过程。
华为此次开源CANN,无疑将加速昇腾AI芯片的市场渗透与应用落地。开源策略降低了开发者的接入门槛,为生态繁荣注入强大动力。然而,业界共识认为,CANN要追赶拥有18年深厚积淀、且持续迭代优化的CUDA生态体系,仍需经历漫长的技术积累、社区建设和市场认可过程。这场围绕AI底层计算架构的生态竞逐,才刚刚拉开序幕。
本文将深入解析CPU/GPU/NPU/FPGA四大核心处理器的核心差异与应用区别
边缘计算盒子是集成了计算、存储、网络连接及特定边缘功能的硬件设备
本文将详细介绍传统PLC与ARM控制器的架构与应用区别
高通第五代晓龙8至尊版发布
2025年第四季度旧制度DRAM价格涨幅依旧客观,但DDR5的涨势已经变得更为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