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安光电半年报亮眼!碳化硅产能突破,AI眼镜成新增长极,GaN布局多点开花

发布时间:2025-08-29 阅读量:4788 来源: 发布人: bebop

在半导体产业持续升温的背景下,国内LED与化合物半导体领军企业三安光电(600703.SH)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2025年上半年成绩单。最新发布的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总营收逼近9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7.03%,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其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的布局正加速兑现,碳化硅(SiC)与氮化镓(GaN)两大业务线齐头并进,技术突破与产能扩张双轮驱动,为未来增长描绘出清晰蓝图。

营收稳健增长,核心业务动能强劲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三安光电实现营业收入约89.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03%。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公司在传统LED业务领域的持续优化,更凸显了其向高附加值化合物半导体转型的战略成效。随着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消费电子等下游需求的持续释放,三安光电的多元化业务结构正逐步显现抗周期波动的能力。

碳化硅业务迈入新阶段:产能爬坡,8英寸产线通线

作为三安光电重点发力的新兴增长极,碳化硅业务在报告期内实现营收5.32亿元,同比增长3.91%。虽然增速相对平稳,但背后的技术积累与产能建设已取得关键突破。

报告期内,公司宣布8英寸碳化硅芯片产线成功通线,标志着其在高端功率半导体制造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目前,8英寸碳化硅衬底的月产能已达到约3000片,并正稳步推进产能爬坡。8英寸晶圆相较于6英寸,在芯片良率、成本控制和器件性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未来车规级和工业级功率器件的主流方向。此次通线,不仅巩固了三安光电在国内SiC产业链的领先地位,也为后续大规模量产和客户导入奠定了坚实基础。

AI/AR眼镜成碳化硅新蓝海

在市场普遍关注碳化硅在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等领域的应用时,三安光电已前瞻性地布局新兴应用场景。公司明确指出,AI眼镜与AR(增强现实)设备将成为其碳化硅业务的“新增长极”。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式发展,轻量化、高性能的可穿戴设备需求激增。AI/AR眼镜对功耗、散热和集成度要求极高,而碳化硅器件凭借其高频、高效、耐高温的特性,能够有效满足这类设备对电源管理和功率转换的严苛需求。三安光电提前卡位这一高潜力市场,有望在消费电子新赛道中抢占先机。

氮化镓平台持续升级,多领域应用落地

除碳化硅外,三安光电在氮化镓(GaN)技术领域同样进展显著。公司持续投入研发,不断升级GaN技术平台,产品性能和可靠性持续提升。

目前,三安光电的GaN器件已成功切入多个高增长领域:在数据中心,用于高效电源模块,助力降低能耗;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为高密度驱动系统提供核心功率支持;同时,在新能源汽车的车载充电机(OBC)、DC-DC转换器等关键部件中也获得应用。多元化应用布局,不仅分散了市场风险,也为GaN业务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广阔空间。

结语:技术创新驱动,布局未来增长

三安光电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是其长期坚持技术创新与战略转型的成果体现。从LED龙头到化合物半导体平台型企业的蜕变,公司正通过碳化硅和氮化镓两大技术支柱,构建起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随着8英寸SiC产线的逐步放量、AI/AR眼镜等新应用场景的开拓,以及GaN在高端领域的持续渗透,三安光电有望在第三代半导体浪潮中持续领跑,为投资者和产业界带来更多期待。


相关资讯
深度对接产业链!电子展组委会走访三省行业协会与龙头企业

为精准锚定行业需求、高效整合产业资源,全力备战2025年11月5–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第106届中国电子展,中国电子展组委会与电子制造产业联盟联合组建专项调研团队,于近期跨越广东、湖南、湖北三省,深入深圳、东莞、长沙、武汉四地,开展了一系列高密度、深层次的企业走访与产业对接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和多轮座谈,调研团队系统梳理了华南、华中地区电子制造产业链资源,为展会的高水平举办奠定了扎实基础。

贸泽开售适用于智能和工业物联网应用的Murata Electronics Type 2FR无主机三频无线模块

Type 2FR模块可以为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游戏控制器和智能配件应用提供出色的集成度、效率和多种无线电功能

贸泽电子授权代理英飞凌丰富多样的产品组合

英飞凌XENSIV™ PAS CO2 5V传感器可持续提供高质量数据,并且满足WELL™建筑标准的性能要求。

红外传感器的选型要素与应用场景解析

红外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检测的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安防监控,智能家居,医疗设备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