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联合!英伟达50亿入股英特尔

发布时间:2025-09-19 阅读量:64 来源: 发布人: bebop

北京时间9月18日,芯片行业迎来历史性转折。英伟达宣布以每股23.2美元价格投资50亿美元购入英特尔股票,同时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多代定制化数据中心及个人计算产品 。消息一出,英特尔股价盘前飙升超30%,最终收盘暴涨22.%,资本市场用真金白银投下信任票 。

 

一、深度联姻:从资本绑定到技术重构

 

此次合作包含双重纽带。在资本层面,英伟达50亿美元注资使英特尔继获得美国政府9亿美元投资和软银20亿美元入股后再获强援,三笔投资合计达10亿美元,极大缓解了英特尔在制程研发和产能扩张上的资金压力。在技术层面,双方聚焦两大领域突破:

 

数据中心:英特尔为英伟达定制x处理器,集成至NVIDIA AI基础设施平台,通过NVLink技术实现架构无缝互联

个人计算:英特尔推出集成NVIDIA RTX GPU芯粒的x系统级芯片(x RTX SoC),重塑高性能PC市场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合作规避了芯片代工安排,英伟达明确表示将继续采用台积电代工,英特尔则需独立证明其1A等制程技术的竞争力 。

 

二、千亿市场的战略卡位

 

黄仁勋在合作发布会上直言,此次联手将打开每年250亿-500亿美元的市场机遇 。具体机会分布在两大核心场景:


1. 数据中心:NVLink生态的x破壁

当前英伟达AI超级计算机采用自研Vera CPU构建NVLink2机架架构,但x生态的缺失限制了规模化扩展。引入英特尔定制CPU后,NVLink系统可直接对接全球占比超0%的x数据中心市场 ,撬动年规模300亿美元的服务器CPU需求 。

 

2. PC市场:颠覆笔记本性能边界

全球年销1.5亿台的笔记本电脑市场迎来变革。传统独立GPU受限于功耗和散热,而x RTX SoC通过芯粒集成实现CPU与GPU的裸片级耦合,可突破性能瓶颈创造全新产品类别,直接挑战AMD在游戏本APU领域的地位 。

 

三、产业格局:重塑与冲击

 

• 技术话语权转移

此次合作标志着英伟达加速计算生态的统治性地位——曾经的CPU霸主英特尔需要通过NVLink技术接入英伟达体系获取竞争力 。而英特尔除获得资金外,更赢得了行业领军企业对自身设计能力和先进封装技术的认可 。

 

• 竞争对手承压

AMD首当其冲面临双线挤压:在数据中心,NVLink定制CPU将巩固英伟达AI护城河;在PC市场,x RTX SoC直接冲击AMD的APU优势领域 。博通等拥有互联技术的AI芯片厂商同样面临生态封锁风险 。

 

• 地缘政治契合

美国政府持有英特尔9.9%股份的战略布局在此次合作中实现价值:既强化本土尖端计算能力,又通过英伟达的供应链灵活性规避技术风险 。正如黄仁勋透露:“美国政府虽未参与谈判,但必然全力支持” 。

 

四、历史性握手背后的挑战

 

这场持续一年谈判的合作仍存隐忧 :

 

技术整合风险:201年英特尔Kaby Lake-G尝试融合AMD显卡因驱动问题失败,NVLink虽提供更优互联,但裸片级整合仍需攻克散热、内存协同等难关

 

生态路线博弈:英伟达坚持发展Arm架构CPU(如Grace系列),此次合作仅作为x市场的补充策略,异构计算路线存在内在冲突

 

制造悬念保留:定制CPU由英特尔还是台积电代工仍未明确,取决于英特尔制程进展而非战略承诺

 

当黄仁勋与相识30余年的陈立武握手时 ,镜头记录的不只是两位华裔CEO的并肩,更是通用计算与加速计算两大时代的交接。随着x架构被正式纳入英伟达生态版图,AI定义硬件的产业法则已然确立——未来的计算之战,赢家通吃的逻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残酷 。

 

这场深度绑定正在触发连锁反应:AMD股价应声下跌,台积电短期虽无恙但面临长期分流风险

 

随着首批x RTX芯片的研发推进,芯片产业竞合新时代的帷幕正缓缓拉开。


相关资讯
​温补晶振(TCXO)核心技术解析:8大关键参数决定系统时序精度​

在高速通信、精准导航与精密测量等尖端领域,电子系统的时序架构对时钟信号稳定性的要求已近乎苛刻——其精度如同机械钟表的游丝摆轮,微小偏差便可能引发整个系统的时序紊乱,导致数据传输错误、定位偏移或测量失准。环境温度的波动一直是普通晶振频率稳定性的最大挑战,而温补晶振(Temperature Compensated Crystal Oscillator,简称TCXO)作为高精度时钟基准的核心器件,正是为解决这一核心问题而生。它凭借内置的“感知-计算-补偿”机制,在宽温环境下实现对频率的精准锁定,将温度变化引发的漂移压制在极低水平,成为高端电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时序锚点”。要真正理解并选型这一精密器件,就必须深入剖析其决定性能优劣的几个重要参数。

汽车BMS技术:动力电池的“智慧守护者”,全维度解密其核心优势与应用场景

本文将深入剖析汽车级BMS的核心技术优势及其广泛的关键应用场景

工业检测为何必须用工业相机?普通相机的四大核心短板解析

工业相机是根据工业检测的特殊需求进行深度优化与强化的专业设备

贸泽开售Renesas Electronics RA8P1微控制器 为先进AI提供高CPU性能

Renesas Electronics RA8P1微控制器可提供超过7,300 CoreMarks的CPU性能,以及在500 MHz时256 GOPS的AI性能

贸泽开售适用于智能环境应用的Sensirion STCC4微型CO2传感器

Sensirion STCC4 CO2传感器采用热导传感技术,具有低电流消耗特性和I2C接口,可无缝集成到紧凑型电子设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