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14 阅读量:37 来源: 发布人: bebop
当地时间11月12日,路透社披露一则震动全球汽车业的消息:美国汽车巨头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简称GM)已正式要求其数千家供应商,在2027年前彻底切断与中国相关的零部件采购,并计划将整个供应链体系完全移出中国。此举不仅标志着通用汽车加速推进“去中国化”战略,更可能引发全球汽车制造业格局的深度重构。
据多方信源证实,通用汽车早在2024年底便开始向部分核心供应商传达这一指令。随着2025年中美在科技、贸易及地缘政治等领域的摩擦持续升级,该战略执行节奏明显加快。公司高层对外解释称,此举是其提升供应链“韧性”整体战略的关键一环。
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Mary Barra)此前多次公开强调:“我们正致力于在汽车生产国本地化采购零部件,以增强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响应能力。”然而,业内普遍认为,这一决策背后不仅有企业自身风险管控考量,更折射出美国政府近年来强力推动制造业回流、减少对华依赖的政策导向。
尽管通用态度坚决,但现实执行却困难重重。多位供应商高管坦言,要在短短两年内完成对中国供应链的全面替代,不仅成本高昂,且技术与产能衔接面临巨大挑战。
美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协会(MEMA)主席科林·肖(Colin Shaw)指出,虽然整车厂和一级供应商正积极寻求多元化供应来源,但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中的地位早已根深蒂固。尤其在照明系统、电子控制单元、定制模具等关键领域,中国不仅占据全球主导份额,还拥有高度集成的产业集群与成熟的配套基础设施。
“短期内,几乎找不到能完全替代中国产能的国家或地区。”肖表示。
供应链的大规模迁移意味着巨额投资与效率损失。从原材料采购、物流重构到新工厂建设,每一环节都将推高制造成本。这些额外支出极有可能最终由终端消费者买单——即新车售价上涨。
与此同时,失去通用汽车这一重量级客户,对中国本土供应商而言无疑是一次重大打击。不过,部分企业也正加速转型,将重心转向服务比亚迪、蔚来、小鹏等国内新能源车企,或开拓东南亚、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以对冲订单流失风险。
墨西哥、越南、印度等国家被视为潜在的供应链承接地。其中,墨西哥凭借毗邻美国的地理优势和现有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框架,成为最受青睐的转移目的地;而越南和印度则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和政府招商引资政策,吸引了不少制造商目光。
然而,这些国家是否能在短时间内复制中国高效、完整、低成本的制造生态,仍是未知数。基础设施不足、技术工人短缺、供应链协同能力弱等问题,都可能成为制约因素。
通用汽车设下的2027年“断供”大限,不仅是对其供应商的一次极限压力测试,更是对全球制造业协作模式的一次深刻挑战。这场由一家车企发起的供应链革命,或将加速全球产业链的区域化、碎片化趋势,并进一步加剧中美在高端制造领域的战略竞争。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几年,全球汽车产业的供应链地图,正在被重新绘制。
面对边缘计算、实时视觉处理等场景对算力与能效日益苛刻的要求,传统的计算架构面临巨大挑战,异构计算由此成为破局的关键方向。FPGA作为异构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价值日益凸显。2025年11月12日,米尔出席安路科技2025 AEC FPGA技术沙龙·北京专场,与技术专家及行业伙伴齐聚一堂,探讨前沿技术趋势,解锁场景化定制方案,共建开放共赢的FPGA新生态!
高通推出专为工业环境设计的跃龙IQ-X系列处理器
随着云计算面临瓶颈和实际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边缘AI正成为科技巨头们争相布局的新战场。从谷歌、英伟达到华为、阿里,全球科技大厂纷纷加大投入,这片新沃土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价值与机遇?
在行业整体受益于供应紧张、价格飙升的大背景下,铠侠却成为罕见的“掉队者”
尽管面临供应链缺料挑战,电子零组件大厂群光电子对明年营运展望仍具信心。公司指出,受缺料因素影响,今年第四季度营收可能出现小幅衰退,但随着AI PC渗透率提升以及AI影像产品组合多元化发展,明年商用笔电与影像产品将成为驱动公司成长的两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