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14 阅读量:46 来源: 发布人: bebop
近日,复旦大学联合绍芯实验室的周鹏-包文中团队在二维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实现了里程碑式的突破——全球首颗基于晶圆级二维半导体材料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芯片成功问世。这一成果已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此次研发的芯片采用了先进的二维半导体材料制造,拥有低功耗、高可靠性以及可重构等特性,为未来的智能计算和航天电子提供了全新的硬件解决方案。据悉,该芯片集成了大约4000个晶体管,实现了从简单逻辑电路到复杂可重构功能系统的重大跨越。
不同于之前开发的32位微处理器“无极”芯片,这款新型FPGA芯片创新性地将2T存储器集成到了二维数字工艺中,首次实现了不同种类电路的一次性流片产出。此外,在抗辐射性能测试中,该芯片表现卓越,即使在高达10 Mrad的总电离剂量下,其核心逻辑模块依然能够保持完整功能,这不仅证明了二维材料在抗辐射方面的独特优势,也为国内高可靠性电子元件的研发开辟了一条新材料技术路径。
这款二维半导体FPGA不仅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还广泛适用于人工智能推理、边缘计算及物联网设备等多个场景。得益于其出色的可重构性,用户可以通过硬件描述语言快速调整逻辑功能,有效避免了定制专用芯片所带来的高昂成本和长时间周期问题,加速产品上市时间。尤其是在AI计算领域,这种可重构性对于硬件加速AI模型、突破内存限制、提高能效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总之,这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即通过二维半导体材料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将极大推动智能计算和航天电子的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发展机遇。
全球半导体行业持续升温之际,中国芯片制造龙头中芯国际近日传出令人振奋的消息。据公司透露,今年三季度企业几乎实现满负荷生产,而四季度市场供需状况依然紧张,预计全年营收将首次突破90亿美元大关。
在工业4.0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智能制造对工业通信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近日,ODVA主席及执行总裁Dr. Al Beydoun博士在工博会上的主题演讲《单对以太网(SPE)技术赋能智能制造》引发了行业广泛关注,为智能工厂的通信技术革新指明了方向。
中芯国际三季度实现了营收和毛利等核心财务指标的双重增长
面对边缘计算、实时视觉处理等场景对算力与能效日益苛刻的要求,传统的计算架构面临巨大挑战,异构计算由此成为破局的关键方向。FPGA作为异构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价值日益凸显。2025年11月12日,米尔出席安路科技2025 AEC FPGA技术沙龙·北京专场,与技术专家及行业伙伴齐聚一堂,探讨前沿技术趋势,解锁场景化定制方案,共建开放共赢的FPGA新生态!
高通推出专为工业环境设计的跃龙IQ-X系列处理器